阳关三叠

11篇文章

阳关三叠相关内容

诗人介绍 2025-10-12

听〈阳关三叠〉有感:一曲离愁,半卷秋思

听〈阳关三叠〉有感:一曲离愁,半卷秋思秋夜闻琴昨夜秋风乍起,独坐小楼,忽闻邻家传来古琴声,正是那首《阳关三叠》。琴弦震颤间,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的诗句蓦然浮上心头,指尖揉捻的泛音似将千年前渭城的朝雨,淅淅沥沥洒在今日的窗棂上。一叠·故人第一段"清和节当春"的旋律响起时,忽然想起去年此时与挚友在敦煌...

阅读全文
现代诗歌 2025-10-12

月下听琴记——当古诗文音乐叩响心扉的夜晚

一、初闻琴韵暮色四合时,偶然在旧书堆中翻到一卷《琴操》。泛黄的纸页间突然飘落几张工尺谱,墨迹斑驳处依稀可见"阳关三叠"四字。窗外恰有邻居在调试古琴,断续的泛音像雨滴敲在青石板上,让我想起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的句子。1. 弦外之音琴声渐成调时,发现工尺谱右侧竟有朱笔小楷批注:"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

阅读全文
古典诗词 2025-10-12

阳关三叠中的离别与今日重逢

晨起听古曲清晨推开窗时,耳机里正好播到《阳关三叠》的琴箫合奏版本。这支源自唐代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的古琴曲,总让我想起大学时古典文学课上,老师用泛黄的绢布手抄谱为我们演示"劝君更尽一杯酒"的轮指技法。琴音里的旧时光第二叠"渭城朝雨浥轻尘"的段落响起时,窗外的梧桐叶正滴着夜雨。忽然记起十年前毕业季,室...

阅读全文
诗词解析 2025-10-08

听阳关三叠曲,忆故人日记

听《阳关三叠》曲,忆故人日记壬寅年腊月初七·雪后初晴晨起推窗,见庭前积雪映着淡薄日光,忽闻邻家传来古琴声,竟是《阳关三叠》的曲调。那"渭城朝雨浥轻尘"的旋律在寒气中流转,不觉怔住,手中茶盏升起的热雾模糊了视线。一叠·折柳记得十年前在长安西郊,也是这般雪后天气。崔君将赴安西都护府任职,我们几个同窗在灞...

阅读全文
现代诗歌 2025-10-08

渭城曲别离日记

渭城朝雨浥轻尘——记一场当代的阳关三叠2023年10月28日 阴转小雨清晨醒来时,窗外正飘着细密的雨丝。西安城墙根下的青石板路被雨水浸润成深灰色,恍然间竟与王维笔下“渭城朝雨浥轻尘”的景象重叠。今日要与相识十年的挚友分别,他即将赴德国攻读博士学位,此去经年,再难相聚。一叠·渭城朝雨我们约在顺城巷的茶...

阅读全文
古典诗词 2025-10-03

渭城朝雨浥轻尘

渭城朝雨浥轻尘元二使安西的清晨清晨醒来,窗外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这雨从半夜就开始下了吧?我推开木窗,一股混合着泥土和青草气息的凉风扑面而来。渭城的春天总是多雨,这场雨洗净了街巷的尘埃,也洗净了驿道旁的柳枝。新绿的柳叶上挂着晶莹的水珠,每一滴都映照着这个离别的清晨。今日,元二就要启程前往安西了。我望着...

阅读全文
诗人介绍 2025-10-03

渭城朝雨浥轻尘

渭城朝雨浥轻尘元二使安西的清晨清晨醒来,窗外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这雨从半夜就开始下了吧?我推开木窗,一股混合着泥土和青草气息的凉风扑面而来。渭城的春天总是多雨,这场雨洗净了街巷的尘埃,也洗净了驿道旁的柳枝。新绿的柳叶上挂着晶莹的水珠,每一滴都映照着这个离别的清晨。今日,元二就要启程前往安西了。我望着...

阅读全文
诗词解析 2025-10-03

古琴古诗伴雨眠

《古琴古诗伴雨眠》壬寅年腊月初七 雨窗外雨声淅沥,像极了古琴曲《流水》中轮指的颤音。取出珍藏的焦尾琴置于膝上,桐木琴身映着昏黄灯光,七弦凝露般泛着幽光。突然想起白居易“古琴无俗韵,奏罢无人听”的诗句,在这雨夜竟品出别样滋味。一指尖抚过冰弦,不自觉弹出《阳关三叠》的旋律。渭城朝雨浥轻尘的意境与此刻完美...

阅读全文
现代诗歌 2025-10-03

琴韵绕梁,诗心入梦——听古曲〈阳关三叠〉有感

琴韵绕梁,诗心入梦——听古曲《阳关三叠》有感暮春的雨丝斜织窗前,我独坐案头,将珍藏的《阳关三叠》古琴谱徐徐展开。老唱片机沙沙转动,丝弦震颤的刹那,千年离愁倏然漫过心头。一叠·弦上黄沙初段泛音如碎玉落盘,恍见王维折柳的渭城。琴师左手吟猱的颤音,恰似驿道上颠簸的车辙。忽想起去年在敦煌见到的唐代陶俑,驼铃...

阅读全文
现代诗歌 2025-10-03

听阳关三叠有感:一曲离愁入梦来

听《阳关三叠》有感:一曲离愁入梦来暮春时节的琴音邂逅四月的雨总带着几分缠绵。昨夜独坐窗前整理旧书,忽闻邻家传来古琴声,那熟悉的《阳关三叠》旋律像一缕青烟,从半开的窗缝里飘进来。手指不自觉地跟着节奏轻叩桌面,恍惚间竟打翻了案头的墨水瓶,蓝黑色的墨迹在宣纸上晕开,像极了王维笔下"渭城朝雨浥轻尘"的朦胧景...

阅读全文
现代诗歌 2025-10-03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离别日记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一个夏日的离别记录晨光熹微时,站在这座熟悉的城市长亭旁,我突然明白了古人诗词里那份沉甸甸的离愁。今日要与挚友林君告别,他将南下千里,赴粤任职。空气中弥漫着夏日青草的香气,混着露水的湿润,正是李叔同笔下“芳草碧连天”的景致。我们相识于大学校园,如今已十年有余。曾一起在图书馆挑...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