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听古曲
清晨推开窗时,耳机里正好播到《阳关三叠》的琴箫合奏版本。这支源自唐代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的古琴曲,总让我想起大学时古典文学课上,老师用泛黄的绢布手抄谱为我们演示"劝君更尽一杯酒"的轮指技法。
琴音里的旧时光
第二叠"渭城朝雨浥轻尘"的段落响起时,窗外的梧桐叶正滴着夜雨。忽然记起十年前毕业季,室友阿林在琴房反复练习这段时总卡在第七徽位的跪指,我们笑称这是"阳关三叠之骨折版"。如今他在维也纳音乐学院教民乐,上周视频时还炫耀新收的明代"松风"琴。
午后的重逢
下午在咖啡厅修改教案时,玻璃门突然映出熟悉的身影——竟是二十年未见的小学同桌。她指着我的手机屏幕笑道:"还在听《阳关三叠》?当年音乐课你偷改歌词被罚抄全谱..."我们相视大笑,她鬓角已染霜色,却依然能哼出"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变调。
暮色中的新悟
傍晚整理书柜,从《琴学入门》里飘出张褪色的音乐会票根。2016年冬,我在国家大剧院听成公亮先生演奏全本《阳关》,散场时雪落长安街,先生谢幕时说的"古曲如老友"此刻才真正懂得。这支承载千年的曲子,早将离别与重逢谱成了永恒的和弦。
夜渐深时,给阿林发了条消息:"下次回国,带你的学生一起排《阳关》四重奏吧。"他秒回个唐代陶埙的表情包。窗外月光洗着梧桐,耳机里循环到第三叠尾声,忽然觉得这曲子从来都不是关于告别。
阳关三叠:穿越千年的离别绝唱
阳关三叠:穿越千年的离别绝唱 《阳关三叠》,又名《阳关曲》《渭城曲》,是一首极具代表性的古代琴歌,也是中国十大古琴曲之一。作为中国古代传统民族音乐的经典之作,它以古琴演奏为依托,将吟唱与琴音完美融合。千百年来,《阳关三叠》凭借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被人们广为传唱,在中国音乐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