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日记
清晨推窗时,檐角最后一滴夜雨正落在青石板上,溅起的光晕里忽然浮现白居易那句"江南忆,最忆是杭州"。这潮湿的倒影竟让我怔忡许久,案头稿纸被风掀起,像展开一轴泛黄的记忆画卷。
一、山寺月中寻桂子
记得那年孤山赏桂,细碎的金蕊铺满石阶,暗香浮动在僧袍的褶皱里。如今闭眼仍能听见木鱼声将月光敲成齑粉,纷纷扬扬落进茶盏。友人笑说这是"郡亭枕上看潮头"的雅趣,我们却为半阙残词争辩到暮鼓响起。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这联诗里藏着时空的诡计呢。白居易把昼夜、山水、动静都揉碎了重组,像不像我们此刻被桂花香醺醉的知觉?
二、灯火阑珊处的追忆
傍晚路过旧书摊,突然看见《白香山诗集》躺在故纸堆里。书页间夹着干枯的枫叶标本,叶脉里蜿蜒的褐痕,恰似去年在西湖边用芦苇杆画下的潦草诗句。卖茶老翁哼着评弹调子,弦音里浮动着"何日更重游"的怅惘。
归家路上霓虹渐亮,广告牌的光污染中,竟错觉望见雷峰塔的剪影。或许记忆本就是会骗人的水墨,把"日出江花红胜火"的鲜艳,都晕染成黑白老照片的颗粒。
三、夜雨剪春韭
深夜煮茶时,窗外雨丝突然变密。水汽氤氲间想起母亲总在此时念叨"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她总说诗句里的烟火气最暖人肠胃。此刻我的电子锅里温着速食粥,蒸汽在玻璃上画出转瞬即逝的江南地图。
记忆是件旧衣裳,每次翻出来都带着樟脑丸的刺鼻。那些被诗行固定的瞬间,像绣在衣角的缠枝纹,摩挲久了会掉色,却让布料愈发柔软。
合上日记本时,发现墨迹在潮湿空气里微微晕开。这倒应了那句"能不忆江南"——不是选择,而是本能。就像此刻笔尖渗出的蓝,终究要洇成一片烟雨朦胧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