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

11篇文章

王安石相关内容

古典诗词 2025-10-12

与古诗八大家共话春日随笔

晨起偶得清晨推窗,忽见庭前桃李争艳,不禁想起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天街小雨润如酥"的细腻笔触。微风拂过花瓣的颤动,恰似柳宗元《江雪》里"独钓寒江雪"的孤寂韵律。午后品茗煮茶时翻看欧阳修《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的句子与今日园景竟如此契合。苏洵在《六国论》中纵横捭阖的气势,与茶汤中舒展的...

阅读全文
古典诗词 2025-10-12

书湖阴先生壁古诗翻译的午后沉思日记

书湖阴先生壁古诗翻译的午后沉思日记一个宁静午后的邂逅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书桌那本泛黄的《宋诗选注》上。我随手翻开,恰好是王安石的那首《书湖阴先生壁》。目光扫过原文:“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心中默念着,一种静谧安详之感油然而生。我决定试着翻译它,并非为了...

阅读全文
诗词解析 2025-10-08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冬日观梅记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冬日观梅记今日清晨,推开窗棂,一股清冷彻骨的寒气迎面扑来,其中却夹杂着一丝幽微的芬芳,若有若无,勾人魂魄。我蓦然惊觉,是了,是院角那株老梅开了。于是披衣出门,循着那缕暗香,去赴一场一年一度的冬日之约。这株梅花生于书屋的西北角,紧邻着一堵灰白色的旧墙。它其貌不扬,枝干嶙峋黝黑...

阅读全文
诗词解析 2025-10-08

古诗飞来峰游记

古诗飞来峰游记一、朝霭中的初遇破晓时分,我立于杭州灵隐寺前的青石阶上,仰望那座被千年诗韵包裹的山峰——飞来峰。晨雾如轻纱般缠绕山腰,嶙峋的石灰岩群在曦光中泛着青灰色光泽,恍若王安石笔下"飞来山上千寻塔"的意境穿透时空,将北宋的诗意倾泻于眼前。指尖抚过冷泉亭畔的摩崖石刻,那些北宋年间的佛像在苔痕斑驳间...

阅读全文
现代诗歌 2025-10-08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冬日寻梅日记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冬日寻梅日记一、寒日寻踪腊月廿七,晨霜未晞。推窗而望,寒气砭骨,忽忆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之句,顿生寻梅之志。遂披氅携册,往城西旧园而去。园中枯枝横斜,衰草连天,唯见三两匠人修剪杂树,问及梅花,皆摇首指向前方灰墙。行至墙隅,忽有幽香暗度,如丝如缕,沁入肺腑。仰首但...

阅读全文
现代诗歌 2025-10-08

北山古诗 王安石

北山古诗 王安石:一场心灵的远足晨起读《北山》有感清晨推开窗,山雾还未散去,随手翻开王安石的《北山》,"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的诗句跃入眼帘。忽然想起昨日与友人相约登山,竟与千年前这位改革家的心境遥相呼应。山行见闻沿着石阶向上,初夏的北山果然如诗中所绘。新绿的枝叶将山路染成蜿蜒的翡翠,山涧...

阅读全文
诗词解析 2025-10-03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日记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冬月廿三 风雪初霁清晨推窗,凛冽寒风裹着雪粒扑面而来,院墙角落那株老梅却已悄然绽放。殷红花瓣托着晶莹冰棱,在灰白天地间灼灼燃烧,恰似王安石笔下"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具象呈现。枝干嶙峋如铁,花苞却柔嫩似锦,这种矛盾的美学让我怔立许久。暗香浮动的启示捧着暖炉走近细观,发现梅花...

阅读全文
古典诗词 2025-10-03

书湖阴先生壁古诗赏析:一场与自然对话的心灵之旅

《书湖阴先生壁》古诗赏析:一场与自然对话的心灵之旅一、初遇诗境的悸动清晨推开窗棂时,忽然想起王安石那首《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短短十四字,竟让都市牢笼中的我眼眶发热。水泥森林里待久了,几乎忘记泥土的芬芳该如何丈量。诗人笔下那个亲手栽种花木的湖阴先生,仿佛穿越千年向我招手...

阅读全文
现代诗歌 2025-09-17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日记:一次心灵的远足2023年10月15日 晴今日重读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忽觉胸中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登山冲动。清晨六时,我便携一卷《临川先生文集》,向着城郊的褒禅山进发。山道初行晨雾中的褒禅山宛如一幅水墨丹青,石阶上沾着露水,踏上去发出细微的"沙沙"声。想起文中"褒禅山亦谓之华山"...

阅读全文
现代诗歌 2025-09-17

伤仲永译文读后感:天才陨落之思

《伤仲永译文》读后感:天才陨落之思一、初读《伤仲永译文》的震撼昨夜灯下重读王安石的《伤仲永译文》,字里行间仿佛看到那个五岁能诗的孩童,在众人惊叹中渐渐褪去光芒。原文中"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的描写,让我不禁掩卷长叹——这哪里是培养天才?分明是扼杀灵性!1.1 神童的诞生与陨落仲永五岁时"指...

阅读全文
现代诗歌 2025-09-17

书湖阴先生壁古诗翻译:一场跨越千年的诗意邂逅

书湖阴先生壁古诗翻译:一场跨越千年的诗意邂逅一、与古诗的意外相遇清晨整理书房时,偶然翻到《王安石全集》,泛黄纸页间《书湖阴先生壁》的墨迹依然清晰。记得大学导师曾说:"读诗如晤古人",此刻突然有了真切的体会。原诗摘录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二、逐句翻译的思考尝试...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