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为您找到约 9085 条关于 "诗词" 的结果

夫妻的古诗词

诗词解析 2025年10月08日 5 次浏览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记一个雨夜的思念窗外雨声淅沥,独坐灯下,翻看旧时相册,李白的诗句忽然浮上心头:“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这穿越千年的叹息,此刻竟与我的心境如此契合。一、青丝绾君心记得新婚时,他总爱用檀木梳为我绾发,铜镜里映着他专注的眉眼。某日读到温庭筠“玲珑骰子安红豆,入...

山古诗大全伴我一日游

诗词解析 2025年10月08日 6 次浏览
山古诗大全伴我一日游晨曦启程清晨,微风轻拂,我怀揣着一本厚重的《山古诗大全》,踏上了寻访附近青山的旅程。这本书是我从父亲的书架上偶然发现的,封面已然泛黄,却散发着淡淡的墨香。翻开书页,那些千百年前诗人咏山的诗句跃然纸上,仿佛在召唤我去亲身体验一番。“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的这句诗在我脑海中回...

月下闲咏月季花

诗词解析 2025年10月08日 6 次浏览
月下闲咏月季花初夏夜记黄昏时分,骤雨初歇,小园里的月季经了雨水的洗涤,愈发显得娇艳欲滴。我踱步至廊下,忽闻得一阵幽香,清冽中带着甜意,原是墙角那丛月季开了。不由得想起宋代徐积那首《咏月季》:"谁言造物无偏处,独遣春光住此中。叶里深藏云外碧,枝头常借日边红。"这诗真是写尽了月季的风骨。胭脂染就玲珑色俯...

冬夜古诗

诗词解析 2025年10月08日 6 次浏览
冬夜古诗中的寒夜独吟一盏孤灯下的思绪漫游窗外的北风裹挟着细雪,轻轻叩打着我的窗棂。案头那盏昏黄的台灯,在玻璃上投下摇曳的光影,让我想起白居易《夜雪》中"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的意境。此刻时针已划过十一点,整栋居民楼只剩我这扇亮着的窗户,像极了古人诗中"孤灯不明思欲绝"的场景。墨香与霜花的对话翻开泛...

朝辞白帝彩云间——三峡游记

诗词解析 2025年10月08日 6 次浏览
朝辞白帝彩云间——三峡游记壬寅年秋月廿三于瞿塘峡清晨五时,白帝城的轮廓在江雾中若隐若现。我站在甲板上望着这座被李白写进千古名句的城阙,只见晨曦为云朵染上金粉,真真是"朝辞白帝彩云间"的意境。这座始建于西汉的城池依山而建,红墙黄瓦在云雾中犹如天上宫阙,难怪诗仙会选择在此辞别。夔门天下险客轮驶入夔门时,...

交流古诗

诗词解析 2025年10月08日 7 次浏览
交流古诗日记:一场跨越千年的诗意对话晨起读诗,与古人神交清晨推开窗棂时,檐角的风铃正轻唱着《春晓》的旋律。我翻开泛黄的《唐诗三百首》,孟浩然笔下"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怅惘,突然在沾着露水的月季花瓣上具象起来。这种通过文字与古人产生的奇妙共鸣,或许就是交流古诗最动人的馈赠。《春晓》摘录春眠不觉晓...

静夜思中的明月

诗词解析 2025年10月08日 6 次浏览
《静夜思》中的明月一、床前的月光夜深了,我独自坐在书桌前,窗外一轮明月高悬,不由得想起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简洁而深刻,寥寥数语便勾勒出游子对故乡的无限思念。明月在这里不仅是自然景观,更是情感的载体,照亮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乡愁。我细细品味,这月光...

绿杨烟外晓寒轻

诗词解析 2025年10月08日 7 次浏览
绿杨烟外晓寒轻一个春日清晨的独白清晨五点半,我被窗外一阵清脆的鸟鸣唤醒。推开木窗,一股带着湿意的凉风拂面而来,恰应了那句“绿杨烟外晓寒轻”。抬眼望去,远处河堤的杨柳果然已经笼上了一层朦胧的新绿,如烟似雾,轻柔地拂动着,而空气中还残留着几分未散尽的寒意,但这寒已不刺骨,反而带着一种清新的、唤醒万物的温...

关于声音的古诗词

诗词解析 2025年10月08日 5 次浏览
夜半钟声到客船:一场声音的独白一、钟声里的孤寂深夜伏案时,窗外忽然传来悠远的钟声,蓦然想起张继那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穿越千年的声响,此刻竟与我的台灯光影重叠。钟声在夜色中层层晕染,像宣纸上渐次化开的墨痕,让整座城市都成了水墨长卷。"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寒山寺的钟声...

陶者古诗朗读

诗词解析 2025年10月08日 6 次浏览
陶者古诗朗读:一场穿越千年的心灵对话晨读偶记清晨推开窗时,檐角还挂着昨夜的雨珠。翻开泛黄的诗集,《陶者》的铅字在晨光里微微发亮:"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突然想起语文老师说,这是宋代梅尧臣为烧窑工人写的讽喻诗。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朗读时的震颤当我把这二十个字念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