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辞白帝彩云间——三峡游记
壬寅年秋月廿三于瞿塘峡
清晨五时,白帝城的轮廓在江雾中若隐若现。我站在甲板上望着这座被李白写进千古名句的城阙,只见晨曦为云朵染上金粉,真真是"朝辞白帝彩云间"的意境。这座始建于西汉的城池依山而建,红墙黄瓦在云雾中犹如天上宫阙,难怪诗仙会选择在此辞别。
夔门天下险
客轮驶入夔门时,两侧崖壁陡然收紧,仿佛天门洞开。赭红色的岩壁垂直劈入江中,船行其间,仰首唯见一线天光。此处便是郦道元《水经注》所载"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的真实写照。同行老船工唱起川江号子:"夔门天下雄,剑阁天下险,青城天下幽",浑厚的嗓音在峡谷间回荡,竟与千年前渔人的号子隔空相应。
神女应无恙
午后过巫峡,十二峰在云雾中次第现身。最令人心动的当属神女峰,那座形似少女伫立的石峰被缭绕的云带环抱,恍若披着轻纱的仙子。想起宋玉《高唐赋》中"旦为朝云,暮为行雨"的描写,此刻云雾恰似神女挥洒的水袖。甲板上有位老先生吟诵起毛泽东"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众人皆静默,唯闻江风与浪涛合奏。
青石阶前忆楚王,
瑶姬何处舞霓裳?
唯见长江天际流,
千年云雨入苍茫。
西陵夜色
暮色四合时进入西陵峡,两岸灯火渐次亮起。现代航标灯与古时栈道遗迹在暮色中交错,构成奇特的时空叠影。货轮鸣着汽笛驶过,声震峡谷,却惊不醒崖壁上沉睡的千年悬棺。凭栏远眺,忽然懂得杜甫为何写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自然的永恒与人生的短暂,在此刻形成强烈对照。
夜间整理白日所摄照片,发现无意间拍下有趣的一幕:游轮划过江面留下的浪痕,与崖壁上古栈道的凿痕形成十字交汇,恰似时空的经纬在此编织。或许这就是三峡的魅力,它既是地理意义上的峡谷,更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河道,承载着从《水经注》到《三峡好人》的千年叙事。
今日最大收获,是明白了所有描写三峡的诗词都不是单纯的风景画,而是人与自然对话的哲学笔记。当客轮驶过135水位线标志时,忽然想起郦道元那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不知今人听闻三峡猿声,又会生出怎样的情怀?
有关三峡的文学常识
•中考考向:需准确记忆三峡的 “三大组成部分”,避免顺序或名称混淆(如 “瞿塘峡” 非 “瞿塘关”)。2. 文化意义 •历史文人足迹:三峡自古是文人游历、咏叹的重要对象,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杜甫(《登高》“不尽长江滚滚来”)、苏轼(《入峡》)等均有题咏,形成 “...
《三峡》的文学常识
9.对唐代山水田园诗、宋代游记散文影响深远,如李白《早发白帝城》中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便化用了《三峡》中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的意境。10.作为初中语文教材经典篇目,是中考文言文高频考点,其文学常识(作者、出处、三峡组成)、写景手法常作为基础题考查。例题:文学常识选择题 下列...
古诗三峡考试题目及答案
6.下列诗句中与三峡有关的有()A.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C.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7.三峡景色在不同季节各有特色,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夏季水势迅猛B.春冬景色清幽 C.秋季凄清悲凉D.春季水流湍急 8.作者描写...
三峡和原文注释
三峡壮丽的景色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后世有许多诗人以三峡为题材创作诗歌,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就与《三峡》中关于三峡水流湍急以及猿鸣的描写相互呼应。此外,三峡地区也流传着许多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为这片土地增添了神秘色彩。九、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