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上元节日记录
元月十五夜记游
今日是上元佳节,晨起便闻得窗外隐约有爆竹声,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节日的欢腾。想起古人诗词中的上元节,总是灯火辉煌、人声鼎沸,我便也心生向往,决意今夜去街市一游,感受这传承千年的盛景。
傍晚时分,华灯初上,我漫步至市中心的灯市。只见处处张灯结彩,各式花灯争奇斗艳,有鱼龙飞舞,有莲花绽放,更有那巨型宫灯旋转不停,流光溢彩,美不胜收。人群中,孩童手提灯笼嬉笑奔跑,情侣携手猜谜赏灯,老人驻足凝望,眼中尽是怀念。这景象,恰如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所描绘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古人诚不我欺。
灯谜之趣与团圆之思
走入猜灯谜的区域,见众人围聚,冥思苦想,时而爆发出豁然开朗的笑声。我也凑上前去,见一灯上写着:“身自洁白心却红,每逢元夜现芳踪。(打一食物)”思索片刻,方知是“汤圆”。这小小的谜语,竟也蕴含着古人的智慧与情趣。卖汤圆的摊贩生意极好,那热气腾腾的锅灶,那圆润雪白的团子,象征着团圆与美满。我买了一碗,芝麻馅的香甜在口中化开,暖意直抵心底。在这万家灯火的夜晚,吃着这传统的美食,不禁想起远方的亲人,虽不能聚首,但共赏此一轮明月,同庆此一佳节,心亦是连在一起的。这或许就是苏轼在《蝶恋花·密州上元》中那句“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所寄托的,超越时空的共情吧。
归家途中,明月当空,清辉洒地。街上的喧嚣渐渐远去,而心中的那份温暖与感触却愈发清晰。古诗中的上元节,是“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的纵情欢愉,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浪漫邂逅,更是对生活、对团圆、对光明最美好的祈愿。如今时代变迁,庆祝方式或有不同,但那根植于文化血脉中的情感内核,却从未改变。这个以古诗为引的上元节,让我更深刻地触摸到了传统文化的脉搏,它并非尘封于书卷中的死物,而是鲜活地跳动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节日欢庆与日常思念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