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古诗文中的竹林清梦
——记一次与古人神交的午后
午后小憩时,偶然翻到《晋书·嵇康传》中"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句子,窗外竹影婆娑,恍惚间竟觉千年光阴在此刻重叠。那些藏在古籍里的文字,突然化作带着松墨香气的风,将我卷入一个奇妙的梦境。
一、竹叶上的魏晋风度
梦中见到七位衣袂飘飘的士人,在竹林深处纵酒长啸。阮籍正用青玉杯承接竹露,山涛执黑白子沉吟不语,向秀倚着斑竹校勘《庄子》,而嵇康的琴案上摊着墨迹未干的《养生论》。他们争论的声音惊落了竹叶,有一片恰好飘进我的茶盏,泛起涟漪里映出《晋书》里的记载:"诸人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
二、古籍里的月光
转瞬场景切换至洛阳城郊,看见潘岳的马车碾过满地月光。这位《晋书》中"掷果盈车"的美男子,此刻正对着《悼亡诗》的残稿出神。忽然明白为何后世总说"晋人尚韵",那些诗文里流淌的,分明是生命最本真的悸动。就像《晋书·文苑传》所记:"每至文章,欣然独得,便忘寝食。"
三、醒来时的墨香
梦醒时夕阳已染红竹帘,案头《晋书》翻在《左思传》那页。想起"洛阳纸贵"的典故,不禁莞尔。取来宣纸临摹陆机的《文赋》,墨汁在纸上晕开的刹那,仿佛听见那个时代文人们"各系其志"的宣言。那些诗文穿越时空的阻隔,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与今人的心跳产生共振。
合上书卷时,发现扉页不知何时夹了片竹叶。这大约就是古籍的魅力——它不仅是尘封的过往,更是永远鲜活的、等待被重新解读的生命密码。正如《晋书·隐逸传》所言:"含贞养素,文以艺业。"此刻的竹林沙沙声,或许正是古人与今人的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