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边墨香:一方古砚的日记
晨起砚台记
寅时推窗,见案头歙砚凝露如泪。想起杜荀鹤"一方端砚一函书"之句,忽觉这方祖传的眉纹歙砚竟在熹微晨光里泛着青紫的幽光。砚堂处昨夜未洗净的残墨,此刻已结成龟裂纹,倒像是刻意摹刻的"歙州龙尾石"天然纹理。
砚史小考
《砚谱》有载:"端石如肝,歙石如黛"。我这方砚背刻着"万历壬辰"的款识,墨池边缘已被历代文人磨出新月般的弧度。祖父曾说,砚台的凹痕是时间写的诗,每道划痕里都藏着某个寒窗苦读的深夜。
午时试墨
取李廷珪墨块在砚面轻旋,清水渐渐化作琼浆。忽然明白黄庭坚"研磨风雨快,笔落龙蛇走"的意境——墨汁在砚堂回旋时,确似黑蛟游弋。蘸墨试笔,宣纸上竟浮现苏轼《端砚诗》的句子:"玉德金声寓于石",墨色比平日更显沉厚。
砚田杂思
午后暴雨,檐水溅入砚台。恍惚见墨影中浮出米芾《砚史》所述"金星罗纹"的幻象。现代人用钢笔敲击键盘,谁还记得磨墨时的"三停三浸"?这方砚台像座微缩的孤岛,守着最后的笔墨山河。想起某位制砚匠人的话:"砚田不长庄稼,只生风骨。"
暮色染透窗棂时,发现砚侧不知何时多了道细纹。这许是它记录今日的方式——以石质肌肤铭记光阴的刻痕。突然觉得,砚台或许才是真正的日记本,那些被墨汁千万次亲吻的纹理,比任何文字都更忠实地保存着时间的秘密。
夜半掩卷,见月光斜照砚台,墨池竟映出整轮清辉。此刻方懂陆游"洗砚鱼吞墨"的闲趣,这方青石承载的,何止是墨香?还有千年文脉的余温,以及每个执笔人未能说尽的心事。
关于砚台的古诗
描写砚台的古诗句(一) 移时停笔砚,挥景乏戈鋋。——《献荥阳公诗五十韵》元稹 晚日未抛诗笔砚,夕阳空望郡楼台。——《别后西陵晚眺》元稹 息心欲焚砚,自靦陪群英。——《和权载之离合诗》冯伉 身外无馀事,唯应笔砚劳。——《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张籍 圆毫促点声静新,孔砚宽顽何足云。(孔砚:孔子用过的砚台。宽顽:笨头笨脑。一作...
有关于端砚的古诗
诗人以砚台为主题,通过描绘砚台的起源和特点,以及与自然景物的联系,表达了对文化传承和自身命运的思考。首先,诗中描述了砚台的珍贵和美丽。砚台被比喻为种植了玉芝的仙翁,通过耕作和磨制,砚台逐渐变得紫色如玻璃。这种紫色的砚台独特而美丽,显示出它的珍贵价值。其次,诗人运用形象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砚台的声音...
关于砚台书法的诗句合集
关于砚台的诗句 从兹居谏署,笔砚几人焚。——《闻征四处士》贯休 视事蛮奴磨玉砚,邀宾海月射金杯。——《送郑使君》贯休 既近浅流安笔砚,还因平石布蓍龟。——《山中寄苗员外》李端 正色浮端砚,精光动蜀笺。——《谢人墨》齐己 砚满尘埃点,衣多坐卧棱。——《静坐》齐己 落日云霞赤,高窗笔砚明。——...
砚池的诗句合集
《砚台诗句》 I. 爱与坚韧 1. 砚凌寒玉,笔披龙鳞,墨香犹在心间存。 2. 清泉碧石,砚上丹青,思绪化作一江春。 3. 敲击砚上,思绪无尽,墨迹汇聚成乾坤。 4. 砚中文字,浸润心魂,用墨刻画生活喧嚣。 5. 砚坚如意,不变初心,书写人生最美篇。 II. 匠心与艺术 1. 石砚悠悠,经年如旧,岁月铸就匠心韵味。...
拟物的例子古诗
拟物的例子古诗 一、原文:《杨生青花紫石砚歌》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佣劎水含满唇,暗洒苌弘冷血痕。纱帷昼暖墨花春,轻沤漂沫松麝薰。干腻薄重立脚匀,数寸光秋无日昏。圆毫促点声静新,孔砚宽顽何足云。二、衍生注释:1.端州:今广东肇庆,以产砚石著名。2.佣労指砚台的形状。3....
元珍以诗送绿石砚所谓玉堂新样者诗歌赏析
这砚台就好像在玉堂挥洒笔墨之处,如薄冰般的新砚在初月如圆时使用。三、古诗注释 蛮溪:南方的溪流,这里指绿石的产地。镌:雕刻。瘴雾:南方山林间湿热蒸郁致人疾病的雾气。挥翰:挥笔,指写字、作文。四、作者介绍 此诗作者为北宋诗人欧阳修。欧阳修(1007 年-1072 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2025年新高考语文I卷古诗鉴赏之王安石《元珍以诗送绿石砚所谓玉堂新样者...
8.佳篇:优美的诗文。丁宝臣送砚台时还附上了诗作,王安石对其诗文表示称赞。9.瘴雾:旧时岭南湿热,多疟疾,被称为烟瘴之地。端砚产于岭南端溪,故曰“久埋瘴雾”。10..春波:春天的水波,这里用来清洗砚台,使其更显鲜艳。11.故人袍色:故人,安石自指。《宋史·舆服》:“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绿。”...
2025年高考语文《元珍以诗送绿石砚所谓玉堂新样者》精讲课件
9.春波:春天的水波,这里用来清洗砚台, 使其更显鲜艳。 10.袍色:古代官员的官服颜色有严格规定, 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绿。王安石时任 舒州通判,正六品,官服为绿色。 逐联解析与意象解读 首联:玉堂新样世争传,况以蛮溪绿石镌 “玉堂新样”指翰林院流行的砚台款式,象征高雅与官方认可。 玉堂即宋代翰林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