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古诗风翻译日记:秋日感怀

古诗风翻译日记:秋日感怀

壬寅年八月廿三 晴

晨起推窗,见庭前梧桐叶落三片,恍然惊觉秋已深矣。忽忆昨日偶得唐人诗句“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欲以古诗风翻译之法转译之,竟终日沉醉其间。

古诗风翻译之趣

初试将“夜来霜”三字译作“银汉垂晶”,盖取银河倾洒晶霜之意。复将“数树深红”化为“绛云栖木”,谓红云栖息于枝桠间。此等译法虽悖原文形貌,然秋日之神韵反愈显鲜活。古诗风翻译非止字句转换,实乃以今人之心叩古人之境,再以诗家语重构其魂也。

原诗: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古诗风翻译:
寒峦凝翠水拖绢,
银汉垂晶润九天。
谁遣绛云栖木末,
参差绛焰燃苍烟。

翻译心得

午后携译稿至院中梧桐下品读,忽有金风拂过,叶落如雨。顿悟古诗风翻译之妙,恰似这秋叶离枝——虽失其原本依附之枝干,却得翩跹起舞之新生。译者当如造化,取古意为种子,以心田为土壤,育出兼具古韵今声的奇卉。

尤以“夜来霜”化“银汉垂晶”最得妙趣。银河悬天,霜华铺地,以“垂”字勾连天地,使静穆的秋夜顿生流动之意。而“绛云栖木”较之“深红出浅黄”,更添三分仙气七分画意,仿佛可见霞霭萦绕林梢,红叶若隐若现于云雾之中。

秋思绵延

暮色四合时,见远山衔落日,归鸦背掠余晖。忽觉古诗风翻译与日记书写竟有异曲同工之妙——皆是以文字为舟,渡时光之河。前者溯流而上采撷古莲,后者顺流而下播种新蕊。而今以此古诗风翻译之法记秋日感怀,恰似在时间长河两岸同时点燃灯盏,照见古今秋色在此刻交融。

掩卷长思:古诗风翻译非雕虫之技,实为心灵与时空的对话。译者须先解诗心,再破诗形,终以另一种诗语重构意境。如此循环往复,直至译作既能遥应古人之情,又可共鸣今人之心。正如眼前秋色,千年如一,而观者之心各异,然秋之神韵终能穿越时空,叩击每一个凝望它的人。

是夜月华如水,愿以古诗风翻译为舟,继续这跨越千年的诗意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