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独坐敬亭山:一场与古诗的邂逅

独坐敬亭山:一场与古诗的邂逅

清晨的启程

清晨五点,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我便背起行囊向敬亭山进发。李白的诗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在脑海中回荡,让我对这座诗山充满期待。山脚下,薄雾缭绕,仿佛为敬亭山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山径寻幽

沿着青石板铺就的古道缓缓上行,两旁的古松苍翠挺拔。忽然想起李白另一句诗:"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此刻,我似乎理解了诗仙为何对此山情有独钟——它的美不张扬,却让人越看越觉韵味无穷。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

山顶的顿悟

登上山顶平台时,朝阳正好跃出云海。金色的阳光洒在古老的石亭上,为"敬亭"二字镀上一层光辉。我独自坐在石凳上,看着远处连绵的群山和近处飘过的云朵,突然明白了李白当年独坐时的心境。

与古人的对话

取出随身携带的诗集,轻声诵读着那些描写敬亭山的诗句。每一句都像是与千年前的诗人进行着跨越时空的对话。山风拂过面颊,带着松林的清香,恍惚间仿佛看见李白正倚栏远眺,衣袖随风飘动。

下山的路上,我不时回望这座承载了太多诗情的山峰。现代都市的喧嚣渐渐涌入耳中,但心中那份与古诗、与敬亭山相遇的宁静却久久不散。这次独行,不仅是一次登山之旅,更是一场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深情对话。

傍晚归家,在日记本上郑重写下:今日独坐敬亭山,方知何为"相看两不厌"。这座山教会我的,不仅是欣赏自然之美,更是在浮躁世界中保持内心宁静的智慧。

李白《独坐敬亭山》古诗鉴赏

李白《独坐敬亭山》古诗鉴赏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大诗人。李白由于仕途不顺,心中不快,只好寄情于山水,四处隐逸漫游。李白在漫游的过程中,写了大量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独坐敬亭山》就是其中的一首,这首五绝是李白秋游宣城时所写,表面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实则正是他内心孤寂的真实写照。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

独坐敬亭山古诗配解说词合集

独坐敬亭山古诗的意思 独坐敬亭山古诗的意思 意思:山中群鸟一只只高飞远去,天空中的最后一片白云也悠然飘走。 敬亭山和我对视着,谁都看不够,看不厌,看来理解我的只有这敬亭山了。 原文: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扩展资料: 《独坐敬亭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是诗人表现自己精...

《独坐敬亭山》的古诗系列合集

一、作品原文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二、作品译文 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 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间两不相厌,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三、写作背景 詹锳《李白诗文系年》系此诗于天宝十二载(753 年),并认为与 《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为前后...

第一单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独坐敬亭山》抒发了孤独失落

1、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独坐敬亭山》抒发了李白孤独寂寞的感情。《望洞庭》描写 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在诗中,作者把洞 庭湖中的君山比作青螺,用白银盘比喻洞庭湖。《忆江南》表达了白居易热爱江南、 怀念江南的感情,我还知道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名句:5句《忆江南》是...

赏析古诗《独坐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 1 的作者及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唐代著名诗人, 被誉为“诗圣” 创作背景:杜甫晚年生活 困顿,心情郁闷,这首诗 是他在敬亭山上独自坐着 时创作的 《独坐敬亭山》是杜甫创 作的一首五言古诗 主题:表达了诗人孤独、 忧国忧民的情感 创作背景 作者:王之涣 1 主题:表达了诗人孤独、 寂寞、无奈的心情...

李白《独坐敬亭山》古诗翻译及赏析

李⽩《独坐敬亭⼭》古诗翻译及赏析 独坐敬亭⼭ 李⽩ 众鸟⾼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注释:(1)敬亭⼭:在今安宣城市北。《元和郡县志》记载:“在宣城县北⼗⾥。⼭有万松亭、虎窥泉。”《江南通志》卷⼀六宁国府:“敬亭⼭在府城北⼗⾥。府志云:古名昭亭,东...

独坐敬亭山古诗解析合集

李白:独坐敬亭山古诗 李白:独坐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唯有敬亭山。 注释: 1、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元和郡县志》记载:“在宣城县北 十里。山有万松亭、虎窥泉。”《江南通志》卷一六宁国府:“敬亭山在府 城北十里。府志云:古名昭亭,东临宛、句二...

独坐敬亭山古诗词鉴赏

独坐敬亭山古诗词鉴赏 独坐敬亭山古诗词鉴赏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宣州是六朝以来江南名郡,大诗人如谢灵运、谢朓等曾在这里做过太守。李白一生凡七游宣城,这首五绝作于天宝十二载(753)秋游宣州时,距他被迫于天宝三载离开长安已有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