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西湖游记:漫步“水光潋滟晴方好”的苏堤

西湖游记:漫步「水光潋滟晴方好」的苏堤

一、朝霞初染柳浪间

清晨六时,薄雾如纱幔轻笼湖面,我踩着露水浸润的青石板走向苏堤。此刻西湖恰似苏轼笔下「水光潋滟晴方好」的具象化——朝阳碎金般洒在粼粼波光上,游船尚未启程,唯有几只沙鸥掠过三潭印月,将倒影揉成流动的水墨。手抚斑驳的堤栏忽有所悟,原来古人诗句从不是夸张的修辞,而是对天地至美最诚实的速写。

二、曲院风荷听雨声

午后天色转阴,雨珠猝不及防跌进荷叶中央,滚成晶莹的玉珠。躲在芙蓉亭里看雨打残荷,恍见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的盛夏盛景虽已褪去,但秋日疏雨另有一番「山色空蒙雨亦奇」的禅意。老船工披蓑衣撑篙而过,乌篷船划开的水纹里,竟游动着白居易「乱花渐欲迷人眼」中那些永远捉不住的锦鲤。

三、雷峰塔影忆诗魂

行至南屏晚钟地段时,雨幕忽散,夕阳将雷峰塔镀成暖金色。塔身倒影在水中被涟漪切成碎片,又缓缓重组如诗行拼接。忽然懂得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不仅是风景描写,更是时空叠压的隐喻——南宋诗人的叹息穿透八百年,与当代游人的手机快门声在此刻交汇。坐在张岱曾醉卧的湖石上,望见保俶塔在暮色中化作剪影,方信「晴西湖不如雨西湖,雨西湖不如雪西湖」原是文人痴语,四时西湖皆可成诗。

四、夜泊断桥见星沉

入夜后沿白堤折返,意外发现断桥栏杆竟嵌着二十八星宿铜钉。透过北斗形状的钉孔窥看湖面,远处城市霓虹倒映在水中,竟与星河融成奇异的光谱。此刻才真正领会「欲把西湖比西子」的深意——西施浣纱时搅动的涟漪,或许正如此刻晚风撩动的湖波,千年如一地荡漾着东方美学最精妙的密码。掏出手机想拍摄时,却发现镜头根本装不下这亘古的诗意,唯有将白居易「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的感叹默念三遍,烙进记忆深处。

归途出租车驶过北山街,摇下车窗回望夜色西湖,忽然想起今日恰是苏轼诞辰988年。或许真正伟大的诗句从不需要被刻意铭记,它们早已化作雨露烟霞,永恒浸润着这片山水,等待每一个驻足者重新发现。

西湖游记之二——苏堤春晓_游记

苏堤是苏东坡在杭州当官时建的,把西湖分成了西湖与西 里湖。妈妈建议走岸边,这样,休息的时候就很容易找椅子坐,还可 以欣赏西湖。 休息时,妈妈用西湖水给我洗脸,凉风吹过,十分的清爽。妈妈 用毛巾戏水的动作像个浣溪沙的姑娘。我望着西湖的波涛,看着岸边 的杨柳,心中十分的欢畅,不由自主地放声高歌,“澎湖湾,澎湖湾, 外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