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偶得:读《咏白菜》有感
霜风里的青白之味
清晨推开窗时,檐角还挂着几缕未化的冰凌。菜畦里那排经霜的白菜却挺得更直了,青白相间的叶片上凝着细碎冰晶,倒让我想起宋代刘子翚《咏白菜》里那句:"白苣黄瓜上市稀,盘中顿觉有光辉。"
一、诗中的烟火气
翻检古籍时发现,古人咏白菜总带着灶台温度。陆游《蔬食》中"菘芥煮羹甘胜蜜"七个字,便勾勒出冬日围炉的热雾。最动人的当属苏轼被贬黄州时写的《春菜》:"蔓菁宿根已生叶,韭芽戴土拳如蕨。烂蒸香荠白鱼肥,碎点青蒿凉饼滑。"
注:菘即古时对白菜的雅称,《南齐书》载"春初早韭,秋末晚菘",早将白菜与文人情趣相连。
二、瓦盆里的辩证法
母亲总说白菜是"穷人的医生",这倒与杨万里《菜圃》中"味含土膏甘胜肉"暗合。前日见邻家老伯在雪地里收白菜,皲裂的手指掰开层层菜叶,露出嫩黄菜心时,忽然明白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里"拔雪挑来踏地菘"的深意——这青白之物原是用风霜写就的生命寓言。
三、舌尖上的乡愁
傍晚炖了酸菜白肉,蒸汽模糊了玻璃窗。想起汪曾祺在《五味》里写:"北京人冬天没有不吃白菜的,穷人吃熬白菜,富人吃芥末墩。"此刻瓷碗里沉浮的菜叶,竟与三十年前祖母用粗陶碗盛给我的重叠。忽然记起某本县志里记载的民谣:"小雪腌菜大雪缸,好过三月春荒天。"
古诗摘录
- 朱淑真《啖菘》:"自撷霜蔬办具餐"
- 王世贞《冬日村居》:"晚菘早韭寻常味"
今人感悟
- 白菜经霜更甜,似人生淬炼
- 平凡食物承载文化记忆
暮色渐浓时,窗外的白菜地已染成黛青色。忽然觉得这最平凡的蔬菜,恰似那些被时光摩挲得温润的古诗,在某个雪夜与舌尖相遇时,会突然绽放出令人眼眶发热的力量。
(2018·台州中考)阅读下面小说,完成下列各题。玉白菜李世营①杨石头南山...
①杨石头南山采石,采了半辈子,偶得一彩石,青白相间,纯净天然,状若白菜,稍经打磨便光泽鲜亮。杨石头携带回家,视若珍宝,闲暇时常拿出把玩,取名“玉白菜”。②有一日,杨石头老伴身体不舒服,到县城医院检查,医生说心脏异常,必须做一个大手术。手术费和医药费算下来要好几万,这可愁坏了杨石头。儿女们都在外地打拼,杨石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