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霜叶红于二月花——十一月小记

霜叶红于二月花——十一月小记

一、寒潭映孤影

晨起推窗,倏然惊觉庭中银杏已褪尽最后一丝青涩。叶片如金箔般簌簌跌落,在青石板上铺就一条通往深秋的秘径。古人云"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而十一月的风更添三分峻烈,将天空吹洗得如同明代青瓷,透亮中带着冷冽的釉色。

踩着沙沙作响的落叶行至城郊,见寒潭澄碧如鉴,倒映着层林尽染的山峦。恰似杜牧笔下"停车坐爱枫林晚"的意境,只是霜色更浓,连暮霭都凝结成薄纱似的冰晶。芦苇丛中忽有白鹭掠水而起,翅尖抖落的银珠在斜阳下绽开细小虹霓。

二、夜雨酿冬韵

昨夜忽闻冷雨叩窗,淅沥声竟与重阳时的绵软不同,带着金石相击的清脆。起身添衣时,见窗玻璃上已凝有初冬的霰雪纹路。想起白居易"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的错觉,此刻倒是更贴近陆游"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凛冽。

• 书斋独坐记

煨一壶普洱,看热气在清冷空气中扭成白蛟。案头《陶庵梦忆》翻到"湖心亭看雪"篇,张岱笔下"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的景致,似乎提前在十一月预演。墨砚边缘微微结起冰丝,蘸笔时须呵气三回,方能洇开浓淡适宜的墨韵。

三、人间烟火色

街角炒栗子的铁锅腾起白雾,糖霜与焦香缠绕着钻进衣襟。卖烤红薯的老翁裹着军大衣,炉火映得他皱纹里的霜雪明明灭灭。这景象莫名契合李商隐"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的况味,只是人间烟火早已将诗意煨得滚烫。

暮色四合时,见归家学子踩着滑板掠过银杏大道,鲜红围巾如流火划开苍茫暮色。忽然领会杜牧"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真谛——并非单纯比较色泽浓艳,而是赞叹生命在凋零前迸发的极致绚烂。十一月的残酷与温柔,原都藏在这决绝的绽放里。

四、岁晚拾清欢

整理旧箱箧时抖落几片干枯的梧桐叶,叶脉间还残留着去岁题写的诗句。忽然惊觉苏轼"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说的正是此刻——万物收敛锋芒的时节,反教人看清生命的肌理。檐下风铃摇碎月光,叮咚声里仿佛有陶渊明"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的回响。

临睡前将暖水袋塞进衾被,铜质汤婆子烙着牡丹花纹,像枚小小的太阳烘着渐硬的筋骨。忽闻邻家笛声呜咽,吹的竟是《梅花三弄》,笛孔里溢出的音符在霜地上凝成白玉珠。这才懂得古人为何总在寒夜特别清醒,原来严寒最能淬炼精神的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