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书所见古诗和意思:一盏孤灯下的诗意沉思
深夜独坐,重读《夜书所见》
窗外的月色如水,我独自坐在书桌前,翻开了那本泛黄的诗集。叶绍翁的《夜书所见》赫然映入眼帘:“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短短二十八字,却让我思绪万千。
诗句解析:秋风中的孤寂与温暖
诗的前两句“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描绘了秋夜的萧瑟景象。梧叶在秋风中沙沙作响,江上的秋风更勾起了游子的思乡之情。这让我想起去年独自在外求学的日子,每当秋风起时,总忍不住想起家乡的温暖。
后两句“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却笔锋一转,在寂寥的秋夜中,突然看到篱笆院落里还有一盏明灯,原来是孩童在捉蟋蟀。这温暖的画面,为秋夜增添了几分生气。
现实感悟:生活中的诗意瞬间
合上诗集,我不禁思考:其实诗意就在我们身边。就像昨晚加班回家时,看到小区里还有几户人家亮着灯,有的在等晚归的家人,有的在挑灯夜读。这不正是现代版的“夜深篱落一灯明”吗?
古诗今读: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叶绍翁写下这首诗时,或许正漂泊在外,思念家乡。而今天的我们,虽然交通工具发达,但为了梦想远离家乡打拼的心情,与古人何其相似。古诗的魅力,就在于它能穿越时空,与不同时代的读者产生共鸣。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像《夜书所见》这样的古诗来沉淀心灵。它提醒我们:无论生活多么忙碌,都不要忘记发现身边的美好,感受生活中的诗意。
夜已深,窗外的月光依然皎洁。我轻轻合上诗集,但诗中的意境却久久萦绕在心头。或许明天,我也该像诗中的孩童一样,在忙碌的生活中,保留一份纯真的好奇心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