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汪伦》的现代日记:桃花潭水与故人情
2023年4月5日 晴
清晨翻到李白《赠汪伦》的旧书签,那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突然撞进心里。窗外春雨初歇,我决定带着这首诗去城郊的桃花潭公园走走。
一、潭水边的诗意重现
青石板小径还沾着水珠,粉白花瓣铺了满地。站在仿古的潭边亭台,恍惚看见千年前那个清晨:李白踏着晨露将要登船,汪伦忽然带着村民踏歌而来。潭水映着朝霞,歌声惊起白鹭,诗人转身提笔写下千古绝唱。
现代人总说深情难觅,可这汪伦送别的故事里,藏着最朴实的真情。没有美玉宝马,只用歌声和米酒,就让诗仙记了一辈子。
二、手机时代的"踏歌声"
正出神时,微信突然响起。是远在杭州的老友发来视频:"看到桃花就想起大学时你帮我抄《赠汪伦》的样子"。镜头里他举着茶杯,背后是西湖的桃红柳绿。我忽然笑出声——这不就是当代的"忽闻岸上踏歌声"吗?
千年过去,桃花潭水依旧荡漾,只是送别的方式从踏歌变成视频通话。但那些真正的情谊,何曾因距离而改变?
三、潭底沉淀的启示
坐在潭边石凳上,水影里自己的倒影与游鱼重叠。李白用千尺潭水丈量情谊,而现代人习惯用转账金额衡量心意。想起上周拒绝的饭局,突然有些惭愧——我们抱怨人情淡漠时,是否先锁上了自己的心门?
返程时特意买了汪伦酥糖。甜糯的芝麻香里,仿佛尝到那个没有扫码支付的年代,人们用真心酿造的蜜糖。也许该给许久不见的表哥写封信了,就抄一遍《赠汪伦》当信笺。
(日记末尾附铅笔临摹的桃花潭速写,一角题着:情谊深浅不在礼,汪伦送我歌一曲)
05.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首诗看似熟悉,其实很奇特,只有28个字,人名、地名、歌唱形式就占了9个字,两个人名中,一个是作者李白,一个是送别他的汪伦,一个地名,是桃花潭,一种歌唱形式,是踏歌。李白、汪伦、桃花潭、踏歌,这9个字就是全诗的灵魂,就是全诗的关键词!但首先,为什么李白将自己和汪伦的姓名都写入...
李白《赠汪伦》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赏析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李白信手拈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比较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桃花潭...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及赏析
赠汪伦 唐代: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 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注释 踏歌: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能够 边走边唱。 桃花潭:在今安徽...
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赏析
赠汪伦 原文: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译文 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赠汪伦》注释 ①踏歌: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全诗翻译注释_百度...
桃花潭⽔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是唐代伟⼤诗⼈李⽩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赠别诗。诗中⾸先描绘李⽩乘⾈欲⾏时,汪伦踏歌赶来送⾏的情景,⼗分朴素⾃然地表达出⼀位普通村民对诗⼈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后两句诗⼈信⼿拈来,先⽤“...
桃花潭水深( )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桃花潭水深(前)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本题考查对李白《赠汪伦》名句的准确记忆。原句应为"桃花潭水深千尺",其中"千尺"是夸张修辞手法,用极深的潭水比喻深厚友情。题目中给出的填空位置需要补入量词"千"。关键点解析:1.诗句出处:唐代李白七言绝句,小学语文教材常见选篇 2.修辞特征:"千...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出自唐代人的《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译文二 我正乘上小船,刚要解缆出发,忽听岸上传来,悠扬踏歌之声。 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
赠汪伦【___】___,___。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__】__ __, __。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答案: 《赠汪伦》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全诗如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故答案为: 唐代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