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苏轼古诗词大全伴我度中秋日记

《苏轼古诗词大全》伴我度中秋

壬寅年八月十五 晴转多云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案头这本厚重的《苏轼古诗词大全》在暖黄灯下泛着微光,仿佛与窗外的满月达成了某种亘古的默契。我翻开这本收录了东坡先生三百余首诗词的宝典,墨香混着桂子香气,竟让人恍惚间穿越九百年的时光。

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当银盘般的月亮爬上东窗时,我正好读到《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书页上,与铅字交融成奇妙的幻影。忽然理解为何苏轼在中秋夜会"欢饮达旦",这种与天地精神往来的醉意,原是超越时代的共鸣。记得去年中秋还在异乡奔波,那时读"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竟在高铁站红了眼眶。而今夜与家人团圆后独坐书房,再读此句却品出别样滋味:东坡早将人世无常化作诗意,教人学会珍惜每个当下。

二、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翻到《临江仙·送钱穆父》这页时,窗外飘过邻家宴饮的欢笑声。与热闹一墙之隔的我,却在这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前久久驻足。忽然想起白日里母亲鬓角新添的白发,父亲渐缓的步伐,才惊觉父母已步入苏轼写此词时的年岁。东坡四十六岁历经乌台诗案后作此词,将仕途坎坷化作天地辽阔的豁达,这种境界让我羞愧于昨日还为工作琐事烦忧。遂提笔在笺纸上抄录"依然一笑作春温",决意要如东坡般以温暖笑对人生风雨。

夜读《苏轼古诗词大全》至子时,看到《记承天寺夜游》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之句,忍不住披衣出院。月光果真将小园照得澈亮,香樟树影在青石板上摇曳,恰似东坡见过的那个夜晚。忽然领会何为"古今同一月",九百年前的月光经过诗词的淬炼,依然能照亮今人的心灵角落。

三、此心安处是吾乡

合上书页时已是深夜,手机里闪过友人发来的异国中秋照片。忽然想起《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里那句"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现代人虽不再像东坡那般颠沛流离,但心灵漂泊却是共通的困境。这个中秋因有《苏轼古诗词大全》相伴,让我在月饼与明月之外,找到了更深厚的精神依托。东坡诗词如月,照亮无数异乡人的归途。

最后以《中秋见月和子由》中的"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作结吧。感谢这本诗词大全,让我在这个中秋与东坡相逢,明白圆满不在月,而在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