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原文及翻译:一位父亲的智慧日记
前言
今天整理书房时,偶然翻到父亲留给我的《诫子书》手抄本。泛黄的纸页上,工整的毛笔字依然清晰,仿佛能看见当年父亲伏案书写的背影。这不仅仅是一封家书,更是一位父亲对儿子最深沉的爱与期许。
诫子书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白话翻译
"品德高尚的人,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德行。不淡泊名利就无法明确志向,不内心宁静就无法实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才干来自勤奋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不能学有所成..."
日记正文
记得十八岁那年,我高考失利,整日消沉。父亲没有责备,只是将这本《诫子书》放在我的书桌上。那夜台灯下,我逐字读完诸葛亮写给儿子的这封家书,泪水打湿了纸页。"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这句话如同当头棒喝,让我明白颓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后来的大学时光,每当我浮躁时就会重读《诫子书》。在图书馆的晨曦中,我学着"静以修身";在兼职打工时,体会"俭以养德"的真谛。工作后第一次升职受阻,又是父亲在视频里背诵"年与时驰,意与日去",提醒我时光易逝要把握当下。
感悟
如今我已为人父,终于懂得这短短百余字的《诫子书》,凝聚着穿越千年的教育智慧。它不仅教会我处世之道,更让我明白:最好的教育不是物质的给予,而是精神的传承。每当夜深人静,我都会像父亲当年那样,在日记本上抄写《诫子书》,准备将来交给我的孩子。
这本特殊的日记,记录着两代人的成长,也见证着中华家训文化的永恒价值。从诸葛亮到父亲,从父亲到我,这些朴素而深刻的道理,永远是指引人生的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