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村行偶记:漫步乡野见闻

村行偶记:漫步乡野见闻

一、晨光熹微踏露行

清晨披衣而起,循着杜牧《村行》中"荞麦花开白雪香"的意境,独自向村外踱去。露水尚未散尽的田埂上,布鞋很快被染成深青色,每一步都惊起几只蚱蜢,扑簌簌地钻进齐膝的野草丛。远处传来断续的鸡鸣,混合着柴灶噼啪的爆裂声,炊烟像薄纱般缠绕在榆树梢头。

忽见三五个垂髫小儿挎着竹篮经过,篮里新摘的黄瓜还带着嫩刺。他们用方言唱着古老的童谣,调子竟与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的韵律暗合。这让我想起儿时随祖母下地摘豆角的时光,那时总觉得田垄长得走不到头。

二、晌午蝉鸣入深巷

日头渐高时拐进村东的老巷,斑驳的土墙上爬满牵牛花,紫红的花朵在热浪中微微颤动。某户人家的葡萄架下,几位老者正在对弈,粗陶碗里的凉茶泛着琥珀光。忽然飘来一阵油炸面鱼的香气,伴随着铁铲刮过锅底的脆响,恍惚间仿佛听见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里"村巷冬年见俗情"的吟咏。

偶遇的农耕记忆

在废弃的打谷场边,发现半截埋在土里的石碾子,凹槽里还嵌着陈年的麦壳。抚摸那些被岁月打磨得圆润的棱角,眼前浮现出秋收时节的盛景:金黄的稻浪里,连枷起落的节奏应和着浑厚的号子,晒场上的谷粒像流淌的黄金...

三、暮色染炊归去迟

返程时夕阳已把西边的云霞煨成了胭脂色,池塘里的鸭子排着队上岸,摇摇摆摆像一串移动的逗号。菜园里晚归的农妇正在摘最后一茬豇豆,竹篮的缝隙间漏下细碎的光斑。此刻终于懂得梅尧臣《鲁山山行》中"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的意境——当炊烟与暮霭交融时,整个村庄都变成了水墨画里的留白。

归家后点亮台灯,发现裤脚沾着苍耳子和蒲公英的绒毛。这些来自田野的馈赠,比任何旅游纪念品都更令人珍视。或许正如陆游《游山西村》所悟:真正的诗意不在远方,而在我们俯身触碰的每一寸土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