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泥鸿爪迹
壬寅年冬月廿三 大雪初霁
晨起推窗,见雪压竹枝,恍如东坡先生"飞鸿踏雪泥"之景。昨夜纷扬的雪花已在庭院积了三寸余厚,竹叶托着的雪团不时簌簌坠落,在洁白缎面上砸出一个个浅坑。这景象令我想起《和子由渑池怀旧》中"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的喟叹。
雪地上的痕迹最是奇妙。卯时巡园,见麻雀的竹叶纹爪印、黄犬的梅花状足迹,还有不知名小兽留下的串珠般痕迹,皆在阳光下闪着细碎金光。这些踪迹不过半日便会消融,恰似我们留在人世间的种种印记。父亲常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而鸿雁在雪泥上留下的爪印,终究要被新雪覆盖。
己时于南书房
展读《东坡全集》,忽见纸页间夹着去年冬日采摘的红叶,叶脉间还残留着当时写的"岁寒"二字。墨迹虽淡,记忆却新。这枚红叶何尝不是时间的踪迹?它记载着去岁此时临窗苦读的光景,记载着那个在典籍中寻找答案的少年。而今红叶犹在,少年心境已迥然不同。
午后雪化,檐溜叮咚如奏古琴。水珠在青石板上溅出深浅不一的湿痕,这些水迹随着日光移动不断变化形状,时而像云纹,时而似山海。最妙的是麻雀跳过的地方,雪泥混合着露出青黑色的地皮,恰似水墨画中的留白技法。元人倪瓒"聊写胸中逸气"之说,大抵源于对此种自然踪迹的感悟。
酉时焚香记事
日影西斜时,雪地上所有痕迹都已消泯无踪,唯余平整皎洁的一片白。这使我想起弘一法师"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的境界——一切踪迹终归空明。但空明不是虚无,正如雪化后滋养的春苗,痕迹虽灭,影响长存。
今日最得启迪处,在于明白"雪泥鸿爪"非为感伤,而是顿悟。鸿雁不留恋爪印,人不执着过往,方能如飞鸿般翱翔于天地。记此冬日感悟,以待他日回望时,再见今日心迹。
掩卷时忽见窗台积雪映月,清辉满室,竟似比昨夜更澄明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