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春风又绿江南岸,李花如雪满枝头——春日寻李记

三月廿八日 晴

清晨推开窗时,王安石那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突然撞进心里。檐角残留的夜露正顺着瓦缝滴落,在青石板上敲出细碎的声响,远处几株李树已绽开如雪繁花,将整个河岸染成流动的云絮。

寻香探李

踩着湿润的田埂走向河岸,李花的清冽香气时浓时淡。有农人正在树下翻土,铁锹铲起的新泥混着去年落叶的腐殖质,竟与花香酿成奇特的春天气息。想起李商隐写"李花怒放一树白",此刻枝头簇拥的花苞确实像攒了满树月光,风过时簌簌落下的花瓣,比真正的雪片更添三分灵动。

"李花宜远更宜繁,惟见纷纷映水轩"

花下沉思

坐在老李树盘虬的根节上,发现树皮皲裂的纹路里嵌着几粒去年的果实。忽然记起祖母说过,这种野李树结的果子酸涩难咽,但用来酿醋却是极好的。就像某些浓烈的情感,直接吞咽会灼伤喉咙,经过时光发酵反而成就生活的滋味。

几个举着风车的孩童尖叫着跑过,惊起满地花瓣。他们衣襟上沾着的李花,让我想起初中课本里那首《李花赠张十一署》,韩愈笔下"风揉雨练雪羞比"的描写,此刻才真正懂得其中神韵。原来古诗词里的意象从来不是夸张,只是我们未曾与万物深深相拥。

暮色归途

夕阳给李花镀上金边时,整片河岸变成了琥珀色的梦境。归途中特意绕道村口,那株相传栽于明代的老李树果然开得最盛,遒劲的枝干托举着层层叠叠的花云,仿佛要把八百个春天的故事都讲给路过的风听。衣袋里不小心带回的几片花瓣,在台灯下展平后,竟显出半透明的经络,像极了古籍里夹着的时光笺。

临睡前翻到陆游的"李花半落柳初芽",突然意识到这满树繁华不过三五日的光景。但正是这份转瞬即逝的美丽,才让古往今来的诗人们不断提笔记录,就像我此刻在日记本里,试图封存一整个春天的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