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夜泊感怀
——读苏轼<徐州古诗>中的明月与黄河
暮色四合时,我站在云龙湖畔,忽然想起苏轼《徐州古诗》中"明月如霜,好风如水"的句子。这座被黄河故道环抱的古城,总在诗句里泛着粼粼波光。
一、古彭城的月光褶皱
沿着黄河南路漫步,梧桐叶在风中沙沙作响。苏轼笔下"清景无限"的徐州,此刻正被霓虹灯染成绛紫色。我在户部山的老茶馆要了盏茉莉香片,看月光穿过雕花窗棂,在青砖地上铺开霜色的绸缎。八百年前那位醉卧放鹤亭的诗人,是否也数过地上同样的光斑?
二、黄河水淘洗的诗句
清晨特地去了黄楼遗址。这座为抗洪而建的城楼,在《九日黄楼作》里化作"水穿城下作雷鸣"的注脚。如今故黄河已成细流,唯有苏轼手植的银杏树,还在秋风里抖落满地黄蝶。捡起一片夹进日记本,忽然懂得"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里绵长的怅惘。
三、快哉亭上的时空叠影
登快哉亭时下起细雨,飞檐角铃叮咚如古琴泛音。当年李邦直在此写下"徐国山河如故"时,可曾预见高铁站如银梭穿城而过?现代玻璃幕墙倒映着放鹤亭的剪影,恰似苏轼"古今如梦,何曾梦觉"的谶语。我在亭柱斑驳的刻痕间,触碰到宋元祐四年某个未干的墨迹。
暮鼓声中,云龙山的轮廓渐渐洇开。手机里正播放《水调歌头》,电子音与寺钟在空气里交织成奇妙的复调。这座被诗词腌渍入味的老城,正在用苏轼未曾见过的霓虹,写着新的"淡烟疏柳媚晴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