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陶渊明笔下的隐逸日记
晨起·南山下的第一缕光
鸡鸣三声,晨露未晞。推开柴门时,东方的山脊刚镀上金边。这让我想起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意境。我的锄头在黄土上划出深浅不一的沟壑,惊起几只蚱蜢,它们振翅的声音像极了五柳先生笔下"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田园交响。
《归园田居·其三》摘句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午憩·榆柳荫下的哲思
日头渐毒,我倚在老榆树下小憩。斑驳的光影里,忽然读懂陶公"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解脱。远处几个农人正弯腰插秧,他们的动作与千年前《归园田居》描写的场景竟无二致。翻开随身带的诗集,"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的简朴,恰如我此刻栖身的这座夯土小屋。
暮归·与飞鸟共返
夕阳将云朵染成茜色时,成群的麻雀掠过麦田。我学着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悠然,摘了几枝野菊插在陶罐里。灶台的火光映照着墙壁,恍惚看见那位辞官归隐的诗人正提笔写下:"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现代启示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陶渊明《归园田居》展现的生活哲学愈发珍贵。当我们被数字洪流裹挟时,不妨学五柳先生"守拙归园田",在阳台上种几株绿植,或周末去郊外走走,让心灵获得片刻的归隐。
夜幕完全降临,虫鸣渐起。合上诗集,我忽然明白:真正的"归园田居"不在远离尘嚣,而在心中修篱种菊。正如陶渊明诗云:"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