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夜雨寄北:一盏心事落灯花

十月廿三 雨

窗外的雨滴正敲打着李商隐的诗句,淅淅沥沥地洇湿了《夜雨寄北》的笺纸。我忽然明白为何古人总爱将心事托付给雨声——这绵密的节奏,恰似胸腔里未能成言的悸动。

一、巴山夜雨涨秋池

书案上的玻璃杯凝着水珠,倒映出被台灯揉碎的夜色。微信对话框停留在三天前:"项目验收推迟"。光标闪烁如当年洛阳驿道上未燃尽的马灯,照见无数个加班到凌晨的夜晚。甲方修改意见像秋池里不断上涨的雨水,渐渐漫过最初的设计蓝图。

雨声中翻出抽屉里的速写本,去年画的江南民居草图已有些泛黄。铅笔在"马头墙飞檐"的线条旁反复描摹,突然记起大学时建筑史老师说过:"真正的飞檐不是翘起来的,是心事太重压弯的。"

二、何当共剪西窗烛

母亲傍晚发来视频,镜头扫过父亲新栽的昙花。他们总把手机支在饭桌对面,仿佛这样就能拼凑出完整的团圆。父亲的白发在镜头里格外刺眼,像西窗下未剪的烛芯,积着厚厚的思念。

冰箱上贴着妹妹从多伦多寄来的明信片,枫叶标本的叶脉里还藏着五年前机场的眼泪。她总说公寓落地窗能看到安大略湖的朝阳,我却想起老家瓦檐下垂落的冰凌,在阳光下滴答成钟摆。

三、却话巴山夜雨时

咖啡机发出最后的叹息,水汽在窗上画出转瞬即逝的岛屿。朋友圈里有人晒出敦煌戈壁的星空,配文是"说走就走的旅行"。我数着日历上被红笔圈住的房贷还款日,忽然羡慕起李义山可以坦然写下"君问归期未有期"。

雨停了。合上诗集时,一枚银杏书签飘落。那是毕业旅行时在潭柘寺捡的,原本说要做成标本送给某人。如今叶片的金边已褪成旧信纸的色泽,像所有未能启齿的告白,在时光里慢慢风干成标本。

台灯将影子钉在墙上,恍然惊觉这方寸之地的剪影,竟比白天的摩天大楼更为真实。明日或许该给阳台的绿萝换水了,那些蜷曲的气根,多像我们悬在空中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