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以长恨歌

《长恨歌》里的春日遐思

三月廿八日 晴

晨起推窗,见庭院梨花如雪,忽忆白居易《长恨歌》中"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句,不觉怔忡。这千年诗句竟穿透时光,将盛唐的哀婉与眼前春色叠印成趣。

一、诗中的长安花事

重读"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恍若看见大明宫的朱栏曲廊间,杨妃的蹙金裙裾拂过满地落英。诗中四百二十言的绵长叙事,恰似展开的唐代工笔长卷:从"汉皇重色思倾国"的浓墨重彩,到"魂魄不曾来入梦"的淡墨氤氲,竟将整个盛唐的气象都收束在这爱情悲剧里。

午后携卷至后山,见新笋破土而出,又想起"芙蓉如面柳如眉"的比喻。六宫粉黛的容颜早已湮灭,倒是这山野芙蓉年复一年,依旧照着诗句的模样绽放。

二、历史与当下的叠影

暮色中整理旧书箱,翻出二十年前在华清池买的《长恨歌》笺注本。铅字已有些晕染,恰似"温泉水滑洗凝脂"后蒸腾的雾气。忽然惊觉诗中"七月七日长生殿"的私语,与今日年轻人情人节许愿的场景何其相似。

夜读至"迟迟钟鼓初长夜"时,远处高铁站的广播隐约可闻。古今两种"长夜"意象在窗前交融——唐玄宗听的是更漏声碎,我听的是列车呼啸,却都是思念的具象。

三、诗韵长存的启示

睡前抄录"在天愿作比翼鸟"联句,墨迹在宣纸上缓缓洇开。这部长诗最动人处,或许正是将宏大的安史之乱与私密的爱情誓言编织成永恒。就像今夜月光穿过梨树枝桠,在地上写就新的"在地愿为连理枝"。

合卷时忽有顿悟:所谓"长恨",原不是指时间度量,而是人类共情能力的深度。从马嵬坡的泥土到现代人的心田,这滴相思泪竟流淌了十二个世纪。

后记

枕畔犹闻"夜雨闻铃肠断声",电子钟的荧光数字显示01:23。这个被《长恨歌》浸润的春日,让我明白真正的经典如同月下梨花,既能照亮历史沟壑,亦可点缀平凡人的窗棂。

白居易《长恨歌》赏析

陈鸿《长恨歌传》通行本云,当时民谣有“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欢”,“男不封侯女作妃,看女却为门上楣。”“楣”,门户上的横木,古时显贵之家门户高大,因以门楣称门第。此句指杨家因生女而一门显赫。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骊山的华清宫,高高地耸入云霄;美妙动听的音乐,随风飘荡,处处都能听到。此处是写音乐,更是写...

情节叙事——王安忆小说《长恨歌》与其改编电影对比分析

小说《长恨歌》以情节叙事为主线,将读者带入了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而电影在改编过程中对情节的叙事也产生了一些变化。本文将就小说与电影在情节叙事方面的对比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异同与原因。首先来看小说《长恨歌》中的情节叙事。小说以四次重逢为主线,通过回忆和描写,将故事情节展开。小说着重描写了...

长恨歌原文以及译文

长恨歌原文以及译文1 原文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

《长恨歌》

白居易《长恨歌》 翻译 《长恨歌》以喜剧开头而转成悲剧,虽然作者的立意是“欲惩尤物”,却成了一首爱情的颂歌。这首叙事诗的最成功处就是抒情,相当复杂的情节只用精炼的几句就交代过去,而着力在情的渲染,细致地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爱情的浓烈和贵妃死后双方的思念之情,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长恨歌原文及翻译,供大家...

白居易《长恨歌》翻译

既明乎此,则知陈氏之《长恨歌传》与白氏之《长恨歌》非通常序文与本诗之关系,而为一不可分离之共同机构。赵氏所谓“文备众体”中,“可以见诗笔”(赵氏所谓诗笔系与史才并举者。史才指小说中叙事之散文言。诗笔即谓诗之笔法,指韵文而言。其“笔”字与六朝人之以无韵之文笔者不同)之部分,白氏之歌当之;其...

《长恨歌》《长恨歌序》与《长恨歌传》的关系

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是一部以历史为背景、以个人命运为线索的作品。小说以强烈的悲剧色彩贯穿始终,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无奈与无尽的痛苦。这种悲剧意识不仅体现在作品的情节上,更体现在人物塑造、情感描写以及社会背景的设定等方面。通过对《长恨歌》中的悲剧元素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

王安忆《长恨歌》的悲剧意识

高中语文选修古文《长恨歌》赏析 ⾼中语⽂选修古⽂《长恨歌》赏析 《长恨歌》是唐代著名诗⼈⽩居易的名篇,全诗以恨为主题叙述了唐⽞宗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下⾯是店铺给⼤家带来的⾼中语⽂选修古⽂《长恨歌》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中语⽂古⽂《长恨歌》赏析 《长恨歌》意即歌“长恨”...

高中语文选修古文《长恨歌》赏析

解析:〔1〕洛夫《长恨歌》最后一节直接化用白居易的诗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与白居易的《长恨歌》遥相照应,构成了互文效果。应选项C正确。〔2〕全诗用现代言语重新抒写了《长恨歌》的故事,以现代人的意识观照和撞击历史。应选项E正确。〔3〕本文还塑造了一个全新的杨贵妃形象,整篇布满着荒谬和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