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人优点改己不足400字日记:以他人之镜照见自我
2023年10月27日 星期五 晴
今日提笔,源于午后与同事陈姐的一次工作协作。任务并不复杂,一份季度报告的整理与汇总,我却再次陷入熟悉的焦虑——数据核对繁琐,细节多如牛毛,我总怕出错,反复检查,效率极低,最终险些错过截止时间。反观陈姐,她负责的部分不仅提前完成,且条理清晰,几乎无可挑剔。交付任务后,我心中满是自责与疲惫。
下班前,我为自己冲了杯咖啡,静坐窗前,决定践行近来思索的“找人优点改己不足”之法,不再沉溺于自我批评,而是客观地分析陈姐的工作方法。我拿出纸笔,认真写下观察所得:
所见之优点:
其一,体系化的工作流。她并非直接埋头苦干,而是先用十分钟时间,搭建了一个清晰的Excel框架,设定好数据验证规则和公式模板。这最初的投入,极大地避免了后续的重复劳动和错误概率。
其二,极致的专注力。在她工作的两小时内,手机置于抽屉,邮件通知关闭,完全沉浸于“心流”状态。这种屏蔽干扰的能力,是我极为欠缺的,我总是不自觉地被各种消息弹窗所吸引。
其三,先完成,再完美。她首先追求的是快速搭建起报告的主体骨架,保证所有内容都已到位,然后再进行一轮精细的优化和美化。而我却常常在第一个环节就为了某个数据的完美呈现而纠结半天,导致全局进度滞后。
所悟之不足与改进:
笔尖划过,我的不足也清晰起来:准备工作不足,缺乏规划;抗干扰能力弱,容易分心;过于追求局部细节,忽视了整体进度。
这份“找人优点”的清单,像一面清澈的镜子,毫不客气地照出了我的粗糙与低效。但它并未让我感到挫败,反而带来一种豁然开朗的明朗。原来,优秀的榜样并非遥不可及,她们只是将一些简单的方法做到了极致。我不需要成为另一个人,我只需要将她人身上闪耀的优点,内化为适合自己的方法。
明日的工作,我将尝试模仿陈姐的“十分钟框架法”,先从整体规划开始。同时,我决定启用手机的“专注模式”,尝试挑战两个小时的深度工作。改变,就从这细微的模仿与学习开始。以他人之明镜,照见己身之尘埃,方能拂尘去垢,日日新,又日新。这四百字的反思,是一个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