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阅兵观后感400字日记:钢铁洪流与民族魂的震撼回响
七月流火,沙场点兵
2017年7月30日,星期日,天气晴,但有风雷之势。于朱日和训练基地,一场注定载入史册的盛大阅兵,在广袤的荒漠与苍穹之间磅礴展开。我坐在屏幕前,心潮却早已飞越千里,置身于那片肃杀与荣光并存的沙场。这不是一次庆典式的展示,而是一次实战化的淬炼,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九十华诞最硬核的献礼。
钢铁巨兽的序列与民族脊梁的挺立
镜头掠过受阅将士的脸庞,那是经过风沙磨砺的古铜色,每一道皱纹里都刻着忠诚与刚毅。他们的眼神,如鹰隼般锐利,穿透屏幕,直抵人心。紧接着,是钢铁洪流的奔涌。99A式主战坦克集群如山岳般稳步推进,履带碾过大地,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响——从南昌城头的第一声枪响,到今日的现代化铁甲雄师,这是一条何其壮阔的征程。
空中梯队呼啸而来,歼-20战机划破长空,其傲然姿态宣告着中国空军进入了“20时代”。那一刻,一种难以言喻的自豪感如电流般传遍全身。这不再是1949年开国大典时因飞机数量不足而飞两遍的辛酸,这是一支足以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战略力量,是真正意义上的“蓝天卫士”。
“为人民服务”的回响与和平的剑盾
当将士们山呼海啸般喊出“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口号时,当“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响彻云霄时,我瞬间热泪盈眶。这并非一句空洞的口号,它是这支军队的灵魂与宗旨。我看到的不只是武器的锋锐,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从抗日烽火到抗震救灾,人民军队永远冲在最前线,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是和平年代我们最坚实的盾牌。
这场阅兵,没有绚烂的彩车,没有欢快的歌舞,有的只是硝烟味和实战感。它清晰地传递出一个信号:中国热爱和平,但绝不惧怕战争。我们发展尖端国防科技,不是为了侵略,而是为了拥有捍卫和平的能力。能战,方能止战。这份强大的威慑力,正是国家给予人民最大安全感。
观后余思:个人的渺小与时代的洪流
观看完毕,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四百字的观后感难以尽述内心激荡之万一。在国家与民族命运的宏大叙事面前,个体显得如此渺小。然而,正是每一个渺小的我们,汇聚成了推动时代前进的洪流。作为一名普通学生,我深知眼前的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这份震撼与感动,将转化为我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的动力。强国必先强军,而国家的未来,更系于我们青年一代的奋斗。我将更加珍惜这个时代,努力充实自我,期待未来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这片我所深爱的土地,贡献一份微薄却坚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