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观后感400:一个城市梦碎的日记
2023年10月26日 星期四 阴
合上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心中仿佛压着一块沉重的巨石,久久无法喘息。这部作品不仅仅是一个车夫的悲惨故事,更是一面映照人性与社会现实的镜子。祥子,这个原本充满活力与希望的年轻人,他的梦想是如此简单——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洋车,通过自己的勤劳过上体面的生活。然而,在那个吃人的旧社会里,这个最简单的梦想却成了最奢侈的幻想。
希望的起点与梦想的重量
最初的祥子,是那般可爱可敬。他来自乡间,带着农民的质朴与固执。当他第一次买到属于自己的车时,那种喜悦仿佛要冲破书页,感染到每一个读者。他的身体是那么的强壮,他的精神是那么的昂扬,他相信汗水可以换来尊严,努力能够赢得未来。这辆洋车,不仅仅是一个谋生的工具,更是他独立人格和城市梦想的象征。这个阶段,老舍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的,是一个奋斗者的光辉形象,让人不禁为之喝彩,并期待他美好的明天。
风雨摧折与人性的异化
然而,命运的三起三落,如同无情的暴风雨,彻底摧垮了这棵原本坚韧的幼苗。第一次失去车,是被乱兵抢走;第二次攒的钱,被侦探敲诈一空;第三次,为了安葬难产而死的虎妞,他不得不再次卖掉车。每一次打击都比上一次更沉重,每一次希望破灭后重燃都需要更大的勇气。我看着他一步步从“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滑向“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这个过程,令人心碎。他不再拉车,他开始欺骗,他学会了抽烟喝酒,他变得麻木不仁,最终成为一具行尸走肉。老舍先生对人性的刻画入木三分,他让我们看到,环境是如何一步步吞噬一个人的灵魂。
时代的囚徒与永恒的警醒
祥子的悲剧,固然有其自身性格的因素,比如他的固执和沟通上的笨拙,但究其根本,他是那个黑暗时代的牺牲品。军阀的混乱、社会的冷漠、阶级的压迫,像一张巨大的网,无论他如何挣扎,最终都难逃被吞噬的命运。他梦想靠个人奋斗改变命运,但那个社会却没有给底层人民留下任何向上的通道。虎妞的欺骗、刘四爷的剥削、小福子的惨死……他生命中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都在把他往深渊推去。《骆驼祥子》观后感400字,实在难以尽述这份沉重。它超越了时代,在今天依然振聋发聩。它警示我们,社会若不能给予努力者以希望和公平,那么梦想终将碎于现实。合上日记,祥子那双从明亮到灰暗的眼睛,依旧在眼前挥之不去。他的故事,是一部个人奋斗的史诗,更是一曲时代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