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藤野先生400字

藤野先生读后感400字日记

2023年10月15日 晴

今天重读了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这篇收录在《朝花夕拾》中的散文让我感触颇深。400字的篇幅虽短,却承载着跨越时空的师生情谊,也让我想起自己求学路上遇到的恩师们。

一、严谨治学的背影

藤野先生修改讲义时"红笔添改"的细节最令我动容。那些密密麻麻的批注里,不仅是对学术的严谨,更包含着对异国学生的尊重。鲁迅写道:"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这种超越国界的教育情怀,在今天看来依然珍贵。

二、照见现实的镜子

文中日本同学对"中国是弱国"的讥讽,与藤野先生平等相待的态度形成强烈对比。这让我想起当代教育中存在的偏见问题。真正的教育者应当如藤野先生般,用知识搭建桥梁而非围墙。

三、永不褪色的纪念

最触动我的是鲁迅将先生照片挂在书桌对面的描写。"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这种精神感召力,正是良好师生关系的终极体现。

合上书页,我在日记本上抄下文中名句:"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400字的文章,教会我们:教育的光辉可以穿透时光,而真诚的师生情谊,终将成为照亮人生道路的永恒星光。

藤野先生读后感400字(通用10篇)

藤野先生读后感1 《朝花夕拾》的十篇往事中,回忆的感情有所不同。《狗,猫,鼠》记述了鲁迅童年时对猫和鼠的好恶;《阿长与〈山海经〉》回忆了儿时保姆长妈妈的淳朴善良;《二十四孝图》对当时混乱社会荒谬愚昧的封建孝道进行了有力的抨击;《五猖会》回顾了鲁迅先生小时侯一次看庙会的经历;《无常》栩栩如生地描写了乡间迎神赛会时的...

藤野先生读后感400字6篇

藤野先生读后感400字篇1 《朝花夕拾》的作者是鲁迅先生,鲁迅先生的背景我想大家都知道,在清政府风雨飘摇、新旧时代替换之际。鲁迅先生的家族背景也不是十分平定与幸福。周氏家族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了,但还并没有完全破落。他的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和一些店面房子,加上祖父又在京城做官,所以仍然是一个丰衣足食的仕宦...

藤野先生读后感400字范文10篇

藤野先生读后感400字篇1 寒假闲暇时,我翻阅了鲁迅先生的名著《朝花夕拾》,一篇篇精彩的*发人深省,深深地吸引了我,尤其是《藤野先生》这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记录了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在仙台医专受到了日本学生的歧视、侮辱并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鲁迅先生叙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

藤野先生读后感400字

藤野先生读后感400字 1 在一个夜晚,我翻开了鲁迅先生的一本散文集——《朝花夕拾》,其中有一篇是《藤野先生》。文章描写的是鲁迅的老师——藤野先生。藤野先生虽然是一个日本人,但却教会了鲁迅许多知识。在文中,鲁迅通过对留学日本生活时的回忆,以深切怀念之情,热烈赞颂了藤野先生辛勤治学、诲人不倦的精神及其...

藤野先生的读后感400字(精选27篇)

藤野先生的读后感 1 《藤野先生》是当年我上初中时学过的一篇课文。二十年后重读此篇,真令人心潮澎湃,唏嘘不己。文章开头写到,东京上野樱花烂漫的时节,如绯红轻云的樱花树下,有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傍晚时候,楼上的地板咚咚地震天响,一打听,那是在学跳舞。鲁迅先生看不惯这种附庸风雅的情形,...

关于《藤野先生》的读后感400字8篇

关于《藤野先生》的读后感400字1 读了中国鲁迅对于先生的《朝花夕拾》,我个人的感触是比较大的。其中我对《藤野先生》这篇文印象比较深。在本文中,我能感觉到藤野是一个英俊洒脱,尊重人。前面有提到,当藤野先生上讲台的时候,会有一个学生我们发笑。是因为他的穿着“模糊”。有一次学习鲁迅自己甚至可以看到他...

鲁迅《藤野先生》的读后感400字

鲁迅《藤野先生》的读后感400字1 读完名著《朝花夕拾》,在著名学者鲁迅写下的十二篇中,有一篇让我感触最深那就是藤野先生。为什么对我感触最深呢?在文中我能感到藤野先生是一个洒脱、懂得尊重他人的人。藤野先生也是一个细心的人,会为鲁迅先生纠正他的语法,帮他做点笔记,一步步帮他提高成绩。当鲁迅先生实习...

《藤野先生》读后感(精选21篇)

《藤野先生》读后感1 《藤野先生》中的藤野一直鼓舞着鲁迅从事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每当夜间倦怠,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下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了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藤野先生影响了鲁迅的一生,《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读后感(通用23篇)

《藤野先生》读后感1 周末读了鲁迅的《朝花夕拾》里的前几篇文章,其中我感触最深的是《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的医学老师,他对鲁迅十分关心。藤野先生在生活上不是很讲究,但他却为人诚恳公正,对自己的学生诲人不倦,对研究一丝不苟。他纠正鲁迅笔记上的错误;知道中国人很敬重鬼,特别担心鲁迅不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