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墙的故事:一堵老墙的岁月低语

墙的故事:一堵老墙的岁月低语

2023年10月15日 阴

今天下班时,我刻意绕道经过那条即将拆迁的老巷。巷子尽头那堵斑驳的灰墙依然矗立着,墙皮剥落处露出层层叠叠的旧报纸,像翻开一本泛黄的日记本。

一、墙的皮肤

指尖抚过墙面的沟壑,粗粝的触感让我想起祖父长满老茧的手掌。雨水冲刷出的褐色泪痕蜿蜒而下,与孩童用粉笔画的歪扭太阳交织成奇异的地图。某块砖石上还留着二十年前刻的"早"字,凹陷处积着青苔,仿佛时光正在缓慢地缝合这道伤口。

二、墙的眼睛

墙根处有个拳头大的墙洞,我蹲下身与这个"眼睛"平视。透过它看见对面院子里,晾衣绳上飘荡的蓝格子床单与三十年前别无二致。突然窜过一只三花猫,惊飞了在墙头打盹的麻雀——这堵墙见证了多少次这样的清晨剧幕?

三、墙的耳朵

把耳朵贴在冰凉的墙面上,隐约听见砖缝里藏着的声音:夏夜的蒲扇声,冬日煤炉的爆裂声,还有那年除夕全家包饺子时碰倒醋瓶的惊呼。最清晰的是每天清晨,各家闹钟此起彼伏的协奏曲,如今都凝固在石灰与沙子的混合物里。

四、墙的遗嘱

拆迁通知就贴在墙的正中央,鲜红的印章像块新添的伤疤。拾起脚边半块松动的砖,发现背面刻着"1987年6月,王建国砌"。我把它轻轻放回原处,突然明白这堵沉默的墙早已把故事刻进了每道砖缝——那些它曾庇护过的悲欢,终将在推土机的轰鸣中化作尘埃里的诗行。

离开时回头望,夕阳给整面墙镀上金色,裂缝里钻出的蒲公英正乘着晚风飞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