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围城400字

《围城》读后感400字日记:方鸿渐的困境与我们的影子

2023年10月15日 晴

合上钱钟书的《围城》,时钟恰好指向凌晨一点。窗外月色如洗,我却仿佛仍被困在那座无形的城里,与方鸿渐一起经历着那份荒诞与无奈。

一、婚姻围城的隐喻

方鸿渐与孙柔嘉的婚姻,像极了现代人感情生活的缩影。书中那句"婚姻是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让我在深夜辗转反侧。我们何尝不是在各种"围城"中徘徊?工作、爱情、人际关系,处处都是想进进不去、想出出不来的困局。

二、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

方鸿渐的"克莱登大学"文凭,揭露了知识分子的虚荣与脆弱。当他在三闾大学教书时,那种"说一套做一套"的生存法则,与当今学术界的某些现象何其相似。钱老用辛辣的笔触,划开了文人雅士的体面外衣。

三、现代人的生存镜像

最震撼我的是方鸿渐最后的独白:"这个时间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包含对人生的讽刺。"我们每个人都在追赶时代,却又总觉得自己慢了半拍。地铁里刷手机的上班族,何尝不是新时代的"方鸿渐"?

读罢400余字,却发现写不尽心中感慨。或许正如钱老所言:"人生不过是居家、出门、回家。"我们都在自己的围城里,寻找着出口。

围城读后感400字

围城读后感400字(⼀) 最近我利⽤⼀些课余时间,拜读了钱钟书先⽣的名著《围城》。“城外的⼈想冲进去,城⾥的⼈想逃出来”,这句话给我留下了刻⾻铭⼼的感受。不仅在当时,甚⾄现在,这句话也可以应⽤于各个领域。 初看这本书时,我并没有激动和欢呼雀跃,因为我当时感觉到读...

围城读后感15篇

第一种最好,婚姻也最牢固,两个人会把日子过成诗而不是围城,所以也就不存在逃离的问题,而越往后,围城的概率越大,想逃离出去的概率也越大。 所以,尽量找一个你爱她她也爱你的人共度余生。而钱老和杨绛女士的婚姻就是最好的证明。 围城读后感 钱钟书先生的《围城》讲述了民国时期出洋留学的方鸿渐,回国后的...

《围城》读后感(精选15篇)

《围城》读后感1 一本好书是经得起时间的磨砺的,《围城》就是那本经得起时间磨砺的好书,它于一九四七年在上海初印,一九八零年重印,然后到现在,一直受到读者们的喜爱。《围城》这本书我也是刚刚读完不久,但我对这本书的感受特别深。本书以方鸿渐为线索,来表现世间百态。人物的描写十分的精致,不同的群体表现...

围城读后感600字10篇合集

围城读后感 600 字(精选 8 篇) 围城600 字篇 1 《围城》中,方鸿渐作为钱钟书笔下的一号男主角,自然是占据 了很大的笔墨。钱钟书写这本书花了大量的时间,里面的语言犀利刻 薄,特别是各种比喻,对人性的讽刺可谓是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其实, 志大才疏,懦弱,爱面子,不通人情世故,自认为聪明却被人玩弄于 股掌之...

《围城》读后感15篇

《围城》读后感 《围城》一书只是一些由作者琐碎的见识和经历”拼凑”成的琐碎的情节.就一般而言,情节琐碎的书必然要有绝佳的言语表达才能成为一本成功的作品.钟书君的《围城》果真是把语言运用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因此,读《围城》不能像读一般小说那样只注重情节而忽视语言了,如果那样的话,《围城》也就失去了其...

《围城》读后感(15篇)

《围城》读后感 1 大约花了 20 多天时间,读完了钱钟书的《围城》。书中以洞 达世事的睿智,对社会人情世态,特别是四十年月的学问份子众生相 进行了深刻的描写。 揭露了教育界的倾轧、虚伪、堕落。方鸿渐对苏文纨、唐晓芙 的追求,与孙柔嘉的婚姻生活,则表现了他的庸俗、脆弱、虚荣,从 而折射了学问份子人格上的...

围城第一章读后感400字

围城第一章读后感400字(篇1)《围城》是钱钟书唯一的长篇小说,于1944年动笔,1946年完成,这是作者在困顿之中“锱铢积累”而成的,杨绛女士说“(小说)从他熟悉的时代、熟悉的地方、熟悉的社会阶层取材。但组成故事的人物和情节全属虚构。尽管某几个角色稍有真人的影子,事情都子虚乌有;某些情节略具真实,人物却...

围城第一章读后感400字

围城第一章读后感400字围城第一章读后感400字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现代小说。第一章是这部小说的开篇,通过“一个人的战争”拉开了小说的序幕,展现出了一个团体与个人的矛盾。 从开头就可以看出这是一本非常“文学”的书。第一章开头的话给我的感觉就是“文艺青年”的感觉,...

《围城》读后感15篇

《围城》读后感 围在城里的人想出去,在城外的人想进来,这便是“围城”。这是《围城》中关于人生的论述,《围城》没有哲学上生硬的说教,而是将哲理还原为生活。小说导读部分有这样的话:“这是一本有趣的书。郑重点说,是本睿智的书,因为它的有趣源自一位智者对人性的洞察与调侃。……在哈哈大笑或含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