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时评文400字:疫情下的城市日记

时评文400字:疫情下的城市日记

三月十五日 阴

清晨六点,闹钟未响便已醒来。窗外传来消毒车喷洒的嗡鸣声,混合着社区广播循环播放的防疫提示。这座曾经喧嚣的城市,如今像被按下了慢放键。

街角的早餐铺铁闸门紧闭,卷帘门上用粉笔写着"配合防疫,暂停营业"。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正在张贴新的核酸检测通知,A4纸边角在晨风中微微颤动。我想起上周这里还排着买煎饼果子的长队,油锅里升腾的热气能模糊半条街的视线。

生活半径的收缩

手机地图上,常去的书店显示"暂停营业",导航路线里多了个红色感叹号。居家办公第三周,活动范围从十公里缩到三公里,最后定格在八十七平米的公寓里。冰箱囤货清单取代了美食APP的收藏夹,冷冻柜里的饺子像列队士兵,数着日子逐个被消灭。

下午收到居委会配送的蔬菜包,塑料袋上凝结的水珠在茶几上画出不规则的圆。西葫芦顶着嫩黄的花冠,让我想起封控前最后逛的菜市场,那个总多塞两根葱的摊主大姐,现在应该也在某个小区的志愿者队伍里。

夜晚的微光

二十三点十七分,对面楼栋突然亮起星点灯光。有人用手机闪光灯打着摩斯密码般的节奏,很快得到三四户的回应。黑暗中浮动的光斑,比封控前璀璨的霓虹更让人眼眶发热。

临睡前翻看相册,去年今日在樱花大道拍的照片里,飘落的花瓣模糊成粉色的雾。突然理解为什么古人总在困境中写诗——当现实的空间被压缩,文字就成了最自由的疆域。或许明天该试着写满四百字的时评,记录这段特殊岁月里的城市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