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读后感400字》日记随笔
深夜灯下的灵魂震颤
合上鲁迅先生的《呐喊》,时钟已指向凌晨两点。书页间泛黄的纸张仿佛还残留着百年前的血泪,400字的读后感根本装不下胸腔里翻涌的思绪。窗外淅沥的雨声与《药》里人血馒头的情节诡异重合,让我在夏夜里打了个寒颤。
铁屋子里的惊醒者
先生笔下那些麻木的看客,此刻竟在手机荧幕里复活。朋友圈刷屏的娱乐八卦与《阿Q正传》里未庄的闲汉们重叠,现代人用"精神胜利法"包装着更精致的逃避。我忽然意识到,这400字读后感不过是给自己划定的安全区——就像孔乙己坚持"茴"字的四种写法,用形式逃避真正的思考。
"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这句批注被我反复描红,墨迹渗透了三页纸。当代青年是否也困在新型的"铁屋子"里?当算法精准投喂快乐,我们可还有砸破窗棂的勇气?
400字之外的沉默
真正可怕的不是写出这400字读后感,而是合上笔记本后即刻的遗忘。《故乡》里闰土那声颤抖的"老爷",在今天演变成多少种更隐蔽的奴性?我盯着文档里删删改改的文字,突然明白先生为何要"呐喊"——有些话不说,心就会在沉默中腐烂。
凌晨三点十五分,我在文末补上最后一句:"救救孩子..."这省略号里,是400字装不下的战栗。
《呐喊》读后感范文400字(通用10篇)
《呐喊》读后感400字1 这次寒假,我看了鲁迅写的一本小说,是《呐喊》。你知道吗?鲁迅可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翻译和编写了许多部小说,如:《呐喊》《彷徨》等,都反映了旧社会时的情景。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他本是要学医来治疗人们的,可他后来才懂得人们不是身体上有了伤,而是灵魂出了问题,正如他...
呐喊读后感400字(精选4篇)
呐喊读后感400字【篇1】鲁迅先生有的故事是经过那些人物的事件来对此刻的社会进行批评与讽刺的,如阿Q那愚昧的“精神胜利法”显示出了鲁迅先生的无知、自欺欺人,以及最终冤死的事情讽刺了社会的不公。再如狂人的那一册日记体现出了鲁迅先生变态的内心世界,可是反衬出了社会上封建礼仪对人精神的束缚如同一块千斤巨石...
呐喊读后感400字5篇
呐喊读后感400字篇1 偶然间,我从书架里翻出了一本鲁迅先生晚年的作品——《朝花夕拾》。这本书我从未看过,自然没能理解这部散文集独特的名字。 静静地品味着字里行间的故事,我发现全是鲁迅先生童年时期的往事。幼年的事情到了晚年再去回想,这大概便是书名的内涵吧!我心中这样想着。这本《朝花夕拾》中,虽弥漫着...
《呐喊》读后感400字
《呐喊》读后感篇一 在初中时就已学过鲁迅的文章孔已己。但在那时总觉得文章太长了,所以老师讲到哪,就跟着看到哪,更别说去认真体会了。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朋友家看到一本呐喊,便向她借了这本。 当重新再读时,感觉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在读孔已己这篇文章时,有了更深的感触。孔已己扮演的只不过是人们茶...
《呐喊》读后感400字(通用12篇)
《呐喊》读后感400字篇1 《阿Q正传》是《呐减》中最具代表性的*之一。他之所以如此家喻户晓,因为它“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来”(鲁迅《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即表现国民性的弱点。阿Q性格极其复杂,充满矛盾。他质朴而又愚蠢,受尽剥削欺凌而又不敢正视现实,妄自尊大;对权势者有着本能的不满,表现出某种自...
呐喊读后感400字精选
呐喊读后感400字精选 读完《呐喊》这本书,会让我们明白旧社会的封建迷信思想和堕落,同时也让我们敬佩鲁迅先生以笔为武器的一生。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呐喊读后感400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寒假,我看完了鲁迅写的一本书《呐喊》,这本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不幸者让我最伤感的一篇是《阿Q正传》,它主要讲:一个叫阿Q...
呐喊的读后感400字6篇
呐喊的读后感400字篇1 鲁迅大概是我们最早认识,并且又被不断重新认识的作家之一。从傻傻地分不清周树和绍兴,到后来的厌弃,再到重新被奉上神坛,大抵在我们年轻的一代人中间是常有的事。 鲁迅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采用白话文创作西式小说的作家,这也是本文将他放在第一位的原因,然而,这并非唯一的原因。他的小说比...
呐喊的读后感400字6篇
呐喊的读后感400字篇1 呐喊!呐喊!中国人民站起来啦!一本《呐喊》,以往激励了多少旧社会的年轻人。 出自鲁迅之手的《呐喊》,是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作,是五四运动事情社会人民的真实写照。描述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解除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并为新文化运动呐喊。鲁迅是这样介绍这本书的。它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矛盾。尽...
呐喊读后感400个字
呐喊读后感400个字1 鲁迅先生有的故事是经过那些人物的事件来对此刻的社会进行批评与讽刺的,如阿Q那愚昧的“精神胜利法”显示出了鲁迅先生的无知、自欺欺人,以及最终冤死的事情讽刺了社会的不公。再如狂人的那一册日记体现出了鲁迅先生变态的内心世界,可是反衬出了社会上封建礼仪对人精神的束缚如同一块千斤巨石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