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2013江苏高考作文立意

内容(

探险者与蝴蝶:一则关于敬畏自然的日记

2023年6月7日 晴

今天重温了2013年江苏高考作文材料,那个关于探险者与蝴蝶的故事再次触动了我。山洞里微弱的蜡烛光惊扰了栖息于此的蝶群,这个看似微小的细节,却让我提笔写下这篇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一、洞穴里的生态启示

记得材料中描述,探险者们本无意打扰,但手持的蜡烛却打破了洞穴生态的平衡。这让我想起上周郊游时,看到游客们为拍照肆意摇晃樱花树的场景。人类总是以"无心之失"为借口,却忽略了每个生命都有其不可侵犯的领地。

生物老师说过,亚马逊流域某只蝴蝶扇动翅膀,可能引发得克萨斯州的龙卷风。这个"蝴蝶效应"在现实中的映射,不正是提醒我们要对自然保持敬畏吗?

二、人类文明的进退维谷

下午参观新建的湿地公园时,发现施工方特意保留了候鸟的栖息区域。这让我想到,现代文明的发展不应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就像材料中探险者后来选择退回洞口,我们也可以在开发与保护间找到平衡点。

晚饭时新闻正在报道新能源技术的突破,父亲说这是"用智慧弥补过失"。确实,当科技进步与生态保护形成合力,人类才能真正成为自然的守护者而非掠夺者。

三、从烛光到星光

夜读《瓦尔登湖》,梭罗在书中写道:"我走进树林是因为希望有意识地生活。"此刻窗外月光如水,我忽然明白:人类对自然的探索,应该像仰望星空那般保持距离的美感。就像材料中那些退后的探险者,有时适可而止的探索,反而能看见更完整的生命图景。

合上日记本前,我决定下周参加学校组织的观鸟活动——带上望远镜而非捕鸟网,用眼睛记录而非用手打扰。这或许就是那则高考作文给我的最大启示:真正的探索者,永远懂得为生命留出呼吸的空间。

)

2013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立意解析

2013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立意解析 刚刚结束的高考语文科目,最令人关注的作文题目也新鲜出炉,各大门户网站纷纷报道。这里,笔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江苏高考作文题略作揣摩。材料大意:有一群探险者去山洞探险,等探险者进入山洞点燃蜡烛,发现里面有一群蝴蝶,之后探险者们就退了出来,等过一段时间再进去时,发现蝴蝶又飞到了山洞更深...

2013高考作文立意(最新整理)

正面写出得到别人的尊重要历练自己,成为珍珠;反面立意可以写出,平凡人也有平凡人的尊重。•6、2013年辽宁卷高考作文题:•一位年轻人在海边徘徊,闷闷不乐。“有什么事想不开?”一位老者问。年轻人说,他做人做事尽心尽力,但得不到承认和尊重。•“看好了,”老者拈起一粒沙子,随手一丢,“能找到它吗...

2013年高考语文作文审题立意

2013年高考语文作文审题立意 审题立意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练习 •一、提炼中心法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材料】一次,盖达尔旅行时,...

2023年高考乙卷作文立意合集

2023年高考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2023 年高考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晋代傅玄在《太子少傅箴》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又说“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个 人对环境的影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和荀子也有类似的思想,《论语》云“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荀子在《劝学》里说...

2013广东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2013广东高考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新材料作文的特点 1、提供材料,但不给话题;2、材料多种多样,蕴涵深广,大都具有现实意义;3、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4、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5、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材料内容:事实材料比喻材料寓意材料观点材料新闻...

江苏高考作文蝴蝶山洞立意合集

高考半命题2013江苏高考零分作文:蝴蝶都躲进山洞了 2013 江苏高考零分作文:蝴蝶都躲进山洞了 我已经不记得蝴蝶长什么样子了,自从身边的花花草草越来越少、钢 筋水泥越来越多,自从空气越来越臭、水越来越黑……蝴蝶就再也没 有出现过。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为物种的消失而痛心,直到今天我 才知道,蝴蝶都躲进山洞了...

2020高考语文江苏卷作文《好奇心》 思路点拨、立意举例、论证论据、范...

江苏高考以此为题富有积极的社会意义。人类的创造欲望主要来自好奇心的驱动,五彩斑斓的大自然奇观,生生息息的生物界奥秘,激励和成就了多少探险家发明家!青年一代不要丢失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应到广阔的自然、社会的舞台去探索,带着好奇的眼光、求真的心态,去发现新东西。中国的未来,人类的未来,在某种程度...

高考作文之2013广东高考语文作文立意

考生在审题立意时,可以把立意角度建立在“慈善”与“报恩”“偿还”“施舍”的关系中来理解,既可以对整个故事发表意见,进行评论,也可以从不同的人物角度进行思考,从而开掘出作文的深刻内涵。题目给考生留下了很大的思考和发挥空间,考生可以根据自身特长和喜好选择适合的文体和立意。 高考作文其实在考量一个大学生进出...

江苏2019高考作文'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如何审题立意?

江苏2019高考作文'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 ,如何审题立意? 2019年江苏高考作文材料: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 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审题:语句之间,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四句话可分为三层。第一层,第一句话,核心句是“物各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