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记400字端午节:粽香里的温情时光
翻开日历,发现端午将至,心中不免泛起一阵涟漪。这个古老的节日,总是承载着太多的记忆与情感。于我而言,端午节不仅仅是一个假期,更是一段与家人共度的温馨时光。
一、端午前夕的忙碌
清晨,阳光透过窗帘洒进房间,我早早地被母亲唤醒。“今天要包粽子了,快来帮忙!”母亲的声音里透着喜悦。走进厨房,只见桌上摆满了绿油油的粽叶、浸泡好的糯米、以及各式馅料——红枣、豆沙、咸肉,琳琅满目。母亲手法娴熟地将两片粽叶叠成漏斗状,填入糯米和馅料,再用细绳紧紧捆扎。我试着模仿,却总是包得歪歪扭扭,引得母亲哈哈大笑。空气中弥漫着粽叶的清香和家人的欢声笑语,这一刻,我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
包粽子的过程虽有些手忙脚乱,却充满了乐趣。父亲负责生火煮粽,灶台上的大锅冒着热气,粽香逐渐飘满整个屋子。母亲说,粽子要慢火煮上几个小时才够入味,就像生活一样,需要耐心等待才能品尝到最美的滋味。我坐在一旁,听着父母讲述他们小时候过端午的趣事——赛龙舟、挂艾草、佩香囊,那些传统习俗仿佛在话语间活了过来。
二、端午当日的氛围
端午当天,家家户户门前都挂起了艾草和菖蒲,据说可以驱邪避灾。街上传来阵阵锣鼓声,原来是附近的龙舟比赛开始了。我拉着家人前去观看,江面上龙舟竞渡,桨手们齐心协力,鼓声震天,岸边观众呐喊助威,气氛热烈至极。父亲指着一条领先的龙舟说:“你看,团结就是力量,就像我们一家人一样。”我点点头,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午餐时,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但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一盘盘热气腾腾的粽子。我剥开粽叶,糯米晶莹剔透,馅料香气扑鼻。咬一口,软糯香甜,仿佛将整个端午的温情都吞了下去。母亲还特意准备了咸鸭蛋和雄黄酒,说是古俗,能保佑平安。我们举杯共饮,虽然只是以茶代酒,但那份团圆的喜悦却丝毫不减。
三、端午的思考与感悟
晚上,我独自坐在书桌前,回想这一天的点滴。端午节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屈原,更是家人团聚、传承文化的契机。在现代社会,许多传统节日逐渐被淡忘,但端午的粽香和温情却始终深植人心。我写下这篇日记,记录下这份美好,也希望自己能永远珍惜与家人共度的时光。
窗外月色皎洁,艾草的清香随风飘入。这个端午,我不仅品尝了美食,更收获了家的温暖。或许,这就是节日的意义——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脚步,感受爱与被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