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我的假期生活400字日记:海滩拾趣与星空夜话

我的假期生活400字日记

七月十五日 星期四 晴

清晨六点半,海鸥的鸣叫伴着潮汐声将我从梦中唤醒。推开木窗,咸涩的海风瞬间灌满房间,这是我在嵊泗列岛当义工民宿助手的第七天。不同于往年暑假的补习班和题海战术,这个假期我选择用劳动换取食宿,体验截然不同的生活。

朝阳下的海岸线

上午的工作从打扫庭院开始。握着竹扫帚将落叶归拢时,住客们陆续醒来。来自杭州的陈 family 带着五岁 twins 准备赶海,我帮他们检查了小桶和铲子的完备性。三号房的摄影爱好者张先生早已架好三脚架,正拍摄着波光粼粼的海面。当我擦拭露天餐桌时,意外发现木质缝隙里嵌着枚淡紫色贝壳,像是大海偷偷塞给我的礼物。

下午三时退潮后,我带着民宿准备的环保袋参与净滩活动。在礁石区拾捡塑料瓶时,突然瞧见石缝中有抹异样光彩——竟是半透明的海月水母,宛若跌落人间的月亮。遵循生态保护原则,我只用手机拍摄后便帮它重返深水区。

星空下的对话

晚间帮厨后,来自天南地北的住客围坐在庭院藤架下。北京来的退休教师王爷爷说起他年轻时在青海支教的星空,深圳的程序员小哥分享他追逐极光的趣事。当我用民宿望远镜找到木星时,东北来的大学生忽然哼起《夜空中最亮的星》,众人轻声应和,弦月静静聆听这场即兴合唱。

整理今日义工日志时忽然醒悟:这四百字记载的假期生活,真正珍贵的并非异乡景致,而是那些鲜活的人生切片。正如潮水总会抹平沙滩足迹,但被海浪打磨过的贝壳,却永远改变了形状。

(日记尾注:今日协助清理海岸线200米,收集海洋垃圾3.2公斤,为住客提供旅游咨询17次,学会嵊泗方言“奈呒”和“嘎嘎嗡嗡”的正确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