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为您找到约 66434 条关于 "日记" 的结果

何言相濡以沫全文

现代诗歌 2025年09月17日 6 次浏览
何言相濡以沫全文:一段关于爱与坚持的日记清晨的微光清晨醒来,窗外还笼罩着一层薄雾。我翻开日记本,笔尖在纸上轻轻滑动,写下今天的日期。突然想到“何言相濡以沫”这句话,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句话出自《庄子·大宗师》,原意是泉水干涸时,鱼儿用唾沫相互湿润以求生存。它让我想起与爱人相伴的点点滴滴,那些平凡却珍...

日记事:搭乘燕子专列的温暖旅程

现代诗歌 2025年09月17日 6 次浏览
日记事:搭乘燕子专列的温暖旅程三月二十日 晴清晨推开窗时,檐下的冰棱正滴落今春第一颗水珠。忽然听见熟悉的啁啾声——三五只燕子掠过电线,剪尾划开薄雾,像一串跃动的音符。这让我想起上周在报纸上读到的燕子专列新闻:瑞士政府为救助受寒潮困住的候鸟,竟专门开通了运送燕子南迁的列车。一、与燕子同行的奇遇午后散...

五柳先生传中的一日闲居日记

现代诗歌 2025年09月17日 6 次浏览
《五柳先生传》中的一日闲居日记晨起观柳五更天微明时,檐角雀鸣三两声,惊破薄雾。先生推门见庭前五株垂柳新抽嫩芽,青黄相接如缀珠帘,忽忆陶公"榆柳荫后檐"之句,遂取粗麻布巾蘸井水拭面,觉此日当有佳趣。卯时炊烟灶间存昨日邻人所赠黍米半斗,先生以陶甑炊之。柴湿难燃,俯身吹火时,见梁上蛛网悬露,日光透入竟成七...

新唐书房玄龄传

现代诗歌 2025年09月17日 5 次浏览
《新唐书房玄龄传》读后日记:贞观名相的智慧之光一、初识房玄龄今日细读《新唐书房玄龄传》,这位辅佐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的宰相形象愈发清晰。传中记载他"性敏悟,通经史",年少时便以"十八学士"之首闻名,让我不禁想起杜牧"房杜萧曹立汉功"的诗句。"玄龄明达吏事,饰以文学,审定法令,意在宽平"——这段评语...

掩耳盗铃文言文之荒诞日记

现代诗歌 2025年09月17日 6 次浏览
掩耳盗铃文言文之荒诞日记丁酉年三月十五 晴晨起读《吕氏春秋》,至“掩耳盗铃”一节,不禁哑然。其文言曰:“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此真荒唐之极也!掩耳盗铃之今解午后与友人论此事,彼笑言:“今之世,掩耳盗铃者众矣!”余追问其详...

子路曾公西华侍坐原文及翻译

现代诗歌 2025年09月17日 6 次浏览
内容(《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及翻译的启示日记一、初读经典的震撼今日重读《论语·先进》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仍被孔子与弟子们畅谈理想的场景深深触动。这段文字不仅记录了儒家思想的精髓,更展现了古代师生间平等对话的珍贵画面。原文摘录:"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

伤仲永译文读后感:天才陨落之思

现代诗歌 2025年09月17日 7 次浏览
《伤仲永译文》读后感:天才陨落之思一、初读《伤仲永译文》的震撼昨夜灯下重读王安石的《伤仲永译文》,字里行间仿佛看到那个五岁能诗的孩童,在众人惊叹中渐渐褪去光芒。原文中"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的描写,让我不禁掩卷长叹——这哪里是培养天才?分明是扼杀灵性!1.1 神童的诞生与陨落仲永五岁时"指...

沁园春长沙翻译

现代诗歌 2025年09月17日 7 次浏览
《沁园春·长沙》翻译日记: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学对话一、初遇《沁园春·长沙》清晨翻开泛黄的《毛泽东诗词选》,"独立寒秋,湘江北去"八个字蓦然撞入眼帘。作为翻译专业的学生,我立刻被这首词磅礴的气势所震撼。1925年的毛泽东站在橘子洲头,而近百年后的我,正试图通过翻译触摸那个激荡年代的脉搏。原文选段:看万山...

河曲智叟亡以应:一位隐者的觉醒日记

现代诗歌 2025年09月17日 6 次浏览
河曲智叟亡以应:一位隐者的觉醒日记楔子:山居记事晨光微熹时,河曲智叟倚杖立于青苔石阶,望着云雾缭绕的远山低吟:"亡以应...亡以应..."。这句源自《列子》的典故,此刻成了他参悟人生的密钥。丁酉年三月初七山涧的冰凌开始消融,叮咚声惊醒了蛰伏的思绪。智叟在竹简上刻下:"世人皆道我迂腐,却不知'亡以应'...

西游记的故事:取经路上的一日日记

现代诗歌 2025年09月17日 6 次浏览
《西游记的故事:取经路上的一日日记》火焰山前的焦灼一日今日天色未明,师父便催促我们启程。自离开朱紫国后,这已是第三日行走在荒芜的戈壁中。大师兄踩着筋斗云去前方探路,回来时金箍棒上竟沾着未熄的火星。"师父!前面八十里就是火焰山,那火苗窜得比南天门还高哩!"他抓耳挠腮的模样,引得八戒把九齿钉耙都笑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