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为您找到约 65793 条关于 "日记" 的结果

礼不反兵:一场关于宽容与智慧的日记

古典诗词 2025年09月17日 8 次浏览
2023年10月5日 晴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书桌上,我翻开《论语》,"礼不反兵"四个字突然跃入眼帘。这句话出自《礼记》,意为"以礼相待,不轻易动用武力"。它像一记警钟,让我陷入沉思。礼不反兵的现代启示在这个充满冲突的时代,"礼不反兵"的智慧显得尤为珍贵。上周公司会议上,市场部与研发部因为项目方向争...

杜甫的蜀相:一场穿越千年的祠堂寻访日记

古典诗词 2025年09月17日 6 次浏览
杜甫的蜀相:一场穿越千年的祠堂寻访日记武侯祠前的秋思清晨的成都雾气氤氲,我踏着青石板路走向武侯祠。推开朱漆斑驳的祠门时,那句"丞相祠堂何处寻"突然涌上心头。杜甫写《蜀相》时,是否也如此刻的我一般,在柏树森森的庭院里,听见了历史的回声?诗中的光影交错驻足在诸葛亮塑像前,"三顾频烦天下计"的鎏金匾额在晨...

红军不怕远征难——重走长征路的日记

古典诗词 2025年09月17日 4 次浏览
红军不怕远征难——重走长征路的日记2023年10月15日 阴今天是我重走长征路的第三天,站在赤水河畔,望着湍急的河水,不禁想起毛主席《七律·长征》中"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豪迈诗句。80多年前,红军战士们就是从这里开始了他们史诗般的征程。万水千山只等闲沿着崎岖的山路前行,每一步都能感受到当年红军行军的艰...

卒之为众人:平凡日记中的微光

古典诗词 2025年09月17日 6 次浏览
卒之为众人:平凡日记中的微光晨起记事清晨六点,闹钟如常响起。卒之为众人的一天,从挤地铁开始。车厢里贴着玻璃的上班族,像沙丁鱼罐头般整齐排列。我低头翻开手机备忘录,发现今日待办事项与昨日几乎雷同——这种重复感,或许正是卒之为众人的常态。"所谓生活,不过是无数个昨天的复印本"——这话在咖啡蒸腾的热气里显...

6月27日望湖楼醉书古诗翻译

古典诗词 2025年09月17日 6 次浏览
6月27日望湖楼醉书古诗翻译:一场夏雨的诗意邂逅前言在炎热的六月末,我偶然读到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被其中描绘的骤雨初晴景象深深吸引。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苏轼豁达的胸襟,更让我对那个遥远的夏日午后产生了无限遐想。于是,我决定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我对这首诗的感悟与翻译过程。原诗欣赏黑云翻墨未遮...

牧童骑牛悠然过,忽闭口立听蝉鸣——夏日乡野见闻日记

古典诗词 2025年09月17日 7 次浏览
《牧童骑牛悠然过,忽闭口立听蝉鸣——夏日乡野见闻日记》七月十五日 晴清晨踏着露水走进田野时,远远望见山坡上有个晃动的小黑点。走近了才看清是个约莫十岁的牧童,跨坐在老黄牛背上,赤脚随着牛步轻轻摇晃。他腰间别着半截竹笛,牛角上挂着个粗布包袱,想来是装着午饭。悠然自得的田园画卷老牛走得极慢,时不时低头啃几...

溥幼嗜学的读书日记:一盏青灯伴墨香

古典诗词 2025年09月17日 7 次浏览
溥幼嗜学的读书日记:一盏青灯伴墨香晨光初现时的诵读寅时刚过,窗棂外还挂着残月,溥幼便已捧着《论语》坐在书案前。青瓷灯盏里跳动的火苗将他的影子投在宣纸屏风上,稚嫩的诵读声惊醒了檐下栖息的麻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夫子名言他写得极认真,狼毫笔尖在洒金笺上勾勒出圆润的颜体,墨迹未干的纸页散发着...

最后一头战象ppt

古典诗词 2025年09月17日 7 次浏览
内容(最后一头战象ppt:一段难忘的日记回忆与感悟今天,我再次翻开了那本尘封已久的日记,里面记录着关于《最后一头战象ppt》的点点滴滴。那是我高中时的一次课堂展示,主题正是沈石溪的《最后一头战象》。记得当时,为了制作这份ppt,我查阅了大量资料,甚至熬夜到凌晨。战象嘎羧的故事让我深深感动,它不仅是动...

今滁介于江淮之间:一场跨越千年的山水日记

古典诗词 2025年09月17日 6 次浏览
今滁介于江淮之间:一场跨越千年的山水日记晨光初现清晨的薄雾如轻纱般笼罩着江淮大地,我站在滁州城外的琅琊山脚下,望着这片被欧阳修称为"环滁皆山也"的土地。今滁介于江淮之间,自古便是南北交汇的要冲,山川形胜,人文荟萃。远处的清流关隐约可见,那里曾是南北商旅往来的咽喉要道。我想象着千年前的车马喧嚣,商贾们...

墨竹图题诗:一纸青翠寄幽怀

古典诗词 2025年09月17日 6 次浏览
癸卯年三月廿六 晴晨起研墨,忽见案头《墨竹图》上题诗犹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郑板桥的题诗如金石坠地,竟让我对着满窗晨光怔忡半晌。一、墨痕里的风骨展开泛黄的仿古宣纸,笔锋触及纸面的刹那,忽然懂得为何古人总说"书画同源"。竹节用篆书笔法逆锋而上,竹叶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