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写景的美文:西湖暮色札记

写景的美文:西湖暮色札记

十月十五日,微凉有风

黄昏时分,我独自踱步至西子湖畔。恰逢暮云四合,天光水色渐次交融,竟染出一幅人间难得之景。

水色天光

湖面初看是极静的,细观却见千万縠纹暗生。夕阳余晖如金粉洒落,粼粼波光似星河倒泻。游船过处,拖出一道道琼瑶碎玉般的浪痕,缓缓漾至岸边青石,发出轻不可闻的喟叹。对岸雷峰塔沐于斜照中,塔身赭红与青空相映,倒影入水,竟被波纹揉成流动的朱砂,恍若千年传说在水中重生。

山色空蒙

南屏山渐次染上黛色,树影参差如墨晕宣纸。晚钟忽起,声浪穿过湖面时似被水汽浸润,褪去金石锐利,只余温润醇厚。归鸟成阵掠过林梢,翅尖蘸着霞光,在苍茫暮色中划出几道转瞬即逝的金线。山脚茶馆飘出龙井清香,混着湖面荷香晚风,竟酿成独具江南韵致的醇醪。

人间烟火

断桥上游人渐稀,卖莲翁收拾篾筐,新采的莲蓬犹带水珠。三二画师对景写生,画板上西湖暮色比实景更添几分诗意的朦胧。忽见白发夫妇携手徐行,老先生拄杖指点残荷,老妇人含笑应和,霜发与晚霞同辉。此情此景,方知“执子之手”原是这般具象的温柔。

暮色愈浓时,华灯初上。湖滨路灯次第亮起,倒映水中如金蛇乱舞。却见天边新月悄现,淡若眉痕,与雷峰塔尖明星遥相呼应。此刻湖山半明半晦,白日喧嚣尽沉湖底,唯闻晚风穿林打叶,伴着隐约传来的南屏晚钟。忽觉此景恰似张宗子《湖心亭看雪》所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虽时节不同,而天地苍茫之感如一。

归途拾得残荷一片,叶脉间犹存夕阳温度。想明人袁中道曾说“西湖最盛,为春为月”,其实暮色中的西湖,何尝不是造物主最得意的水墨丹青?只因世人多在晴日游湖,鲜有静观暮色渐染者,遂使这般景致成了晚归人的私藏。诚然,世间至美往往不在喧闹处,而在灯火阑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