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微曦,鸟鸣如诗
——半日闲散录
清晨五时三刻,在一种极温柔的召唤中醒来。并非闹钟,亦非人声,而是透过薄雾与窗纱,渗入房间的微光,以及那断续却清越的鸟鸣。它们不像午后的蝉噪那般霸道,只是轻轻地、试探性地,敲打着夜的余烬,也敲打着我蒙尘的耳鼓。
鸟鸣如诗,自然的韵脚
而那“鸟鸣如诗”,便是这序章里最灵动的韵脚。我侧耳倾听,试图分辨这合唱团里的各个声部。短促而清脆的“唧唧”声,大概是麻雀,它们总是急不可耐;一串婉转流丽、高低起伏的滑音,想必是画眉;还有那来自更高远处、带着一丝旷野气息的“布谷—布谷—”,是杜鹃吧。这些声音,有的来自楼下香樟树的浓荫里,有的来自邻家的屋脊,有的则仿佛自云端落下。它们不成调,却协奏成一篇无比和谐、充满生机的乐章,比任何人写的诗都更浑然天成。
清茶与闲书,灵魂的栖所
回到屋内,烧一壶水。取出那只惯用的白瓷盖碗,拈一小撮龙井茶叶。热水冲下,看蜷曲的叶片缓缓舒展,如同复苏的生命,在水中跳一场静谧的芭蕾。茶汤渐渐染上清澈的黄绿色,袅袅蒸汽带着豆栗般的熟香升起。“一杯清茶”在手,温度由指尖传至心尖,整个人便彻底安顿了下来。
随即,从书架上信手抽出一本“闲书”。并非什么高深的学术著作,也非实用工具书,只是一本散文随笔集。纸张微黄,散发着油墨与时光混合的沉静气味。就着愈发明亮的晨光,无需正襟危坐,只需随意倚在沙发上,指尖翻动书页,目光追逐着文字的行列。读到妙处,或会心一笑,或掩卷沉思,全无压力,只凭兴之所至。这“一卷闲书”,在此刻并非获取知识的工具,而是安顿思绪的舟筏,引我驶向更广阔、更宁静的精神水域。
当阳光终于洒满整个房间,市声开始渐渐涌入,我知道这完美的晨间独处即将告一段落。然而,心中并无遗憾,只有满满的感恩和充盈的平和。这偷得的浮生半日闲,已足够我怀着更澄澈的心境,去面对接下来纷扰的、属于“尘梦”的日常。它提醒着我,生活的诗意并非远在天边,它就藏在一个个清晨里,等待我们去发现,去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