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十大必背经典美文冬日品读日记

《十大必背经典美文》冬日品读日记

十二月十九日 小雪初霁

晨起推窗,见雪屑零星散落檐角,倏然忆起《济南的冬天》里老舍先生所言:"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捧着烫手的搪瓷杯重读此文,恍若看见济南城外那片卧着薄雪的矮松,青黑枝干托着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这般拟物功夫,教人忍不住在日记本上临摹窗外雪景,却怎么写都不及先生笔下那般温润灵动。

午后暖阳与时空对话

翻至朱自清先生《背影》篇段,紫毛大衣与朱红橘子仍在记忆里鲜亮。父亲蹒跚攀月台的背影,竟与今晨送侄儿赴考时校门口挥手的父亲重叠——青布棉袍换作羽绒外套,笨拙的关切却穿越百年未变。忽觉这些必背美文早将人生况味凝成琥珀,待我们在适当年纪读懂其中震颤。

读《匆匆》时钟摆声愈显急促,观《荷塘月色》则闻夜风拂过残荷。十篇经典如十面棱镜,照见不同生命阶段的自已:少年时朗朗背诵《少年中国说》只觉慷慨激昂,而今重读"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方知梁任公对新陈代谢的哲思竟暗合中年心境。

夜灯下的文学巡礼

暮色四合时点灯品《故都的秋》,郁达夫先生用三分之二篇幅写槐树落蕊、秋蝉残声,这般大胆留白恰似中国画里的余韵。继而循着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望向窗外——小区新栽的白杨在雪夜中挺立,枝干分明"决不旁逸斜出",北方风雪磨出的倔强,竟在江南冬夜里寻得知音。

最震撼仍是范仲淹《岳阳楼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撞见《海燕》里"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呐喊,两种跨越千年的担当在纸页间交响。这些必背经典从来不是冰冷课文,而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精神火种,待雪夜围炉时悄然重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