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吹箫古诗词

月下听箫:一场穿越千年的诗意邂逅

2023年秋夜记

昨夜庭前月色如洗,忽闻远处传来缕缕箫声,顿觉心神俱醉。这让我想起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中"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绝妙意境,不禁提笔记录这番跨越时空的感动。

初闻箫声

戌时三刻,我正在书房整理古籍。忽然,一阵清越的箫声穿透夜色而来,时而如幽谷回响,时而似清泉叮咚。推开雕花木窗,只见月光为整个院落镀上银辉,那《凤凰台上忆吹箫》的曲调更显空灵。这让我想起李清照词中"吹箫人去玉楼空"的怅惘,此刻却化作满庭的静谧美好。

诗意联想

随着箫声流转,无数吹箫古诗词在脑海中浮现:苏轼《赤壁赋》中"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的洒脱,李白《忆秦娥》中"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的凄美。最妙的是《诗经·有瞽》记载"既备乃奏,箫管备举",原来三千年前我们的先民就已沉醉于箫韵之中。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心灵共鸣

在这数字化时代,能邂逅如此纯粹的吹箫古诗词意境实属难得。箫声渐歇时,我翻出收藏的紫竹洞箫,试着吹奏《梅花三弄》。虽不及古人技艺精湛,但确实验证了《乐记》所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的真理——唯有亲身体验,才能真正理解吹箫古诗词中那份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

夜已深沉,合上日记时,窗外又飘来几声零星的箫韵。这让我想起张孝祥《念奴娇》中"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的意境,或许明天的月色里,该带着箫去湖边坐坐,继续这场与古典诗词的浪漫对话。

含有吹箫的古诗词

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姜夔《过垂虹》吹箫凌极浦,日暮送夫君。——王维《欹湖》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李清照《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百年春梦去悠悠,不复吹箫向此留。——王安石《午枕》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卢照邻《长安古意》昨宵入梦,那人如玉,何处吹箫?——...

关于吹箫的古诗合集

1. 清风吹散了我的梦,吹箫曲绕着寂静的山,听见了我沉默的心。 2. 微风瑟瑟,一片金色的叶落向着远方,吹箫声伴着我的心在寻找它。 3. 吹箫声,如蝉鸣的长夜,唤醒了荒芜中的灵魂。 4. 晚秋,在满目枫红的山谷里,吹箫声如梦,如歌,如画,像诗一样。 5. 日出的时候,我将箫削出一支花木,吹响这样一首悠长的...

吹箫 诗句合集

关于箫的诗句古诗 1.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2. 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龚自珍《漫感》 3.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辛弃疾《青玉案》 4.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黄景仁《绮怀》 5. 怨去吹箫,狂来说剑,两样销魂味。—...

吹箫的诗句合集

以下是一些关于吹箫的古诗: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黄景仁《绮怀》: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辛弃疾《满江红·敲碎离愁》:...

写吹箫的诗句合集

关于笛箫的古诗词《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凤凰曲 李白 嬴女吹玉箫,吟弄天上春。 青鸾不独去,更有携手人。 影灭彩云断,遗声落西秦。 凤台曲 李白 尝闻秦帝女,传得凤凰声。是日逢仙子,当时别有情。 人吹彩箫去,天借绿云迎。曲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