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记一场与春光的邂逅
清晨推窗,忽见院角几株山茶已绽出胭脂般的红,蓦地想起常建那句"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便决意去城西古寺寻访春踪。
一、苔痕染履的蜿蜒
踩着青石板往山门去,石缝里钻出的蕨类蜷曲如婴儿拳头。转过三道赭色照壁,果真遇着条卵石小径,两侧老梅枝丫横斜,将天光剪成碎玉。鞋底与苔藓摩擦的沙沙声里,恍惚听见王维在辋川吟诵"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二、飞檐下的光阴褶皱
禅院朱漆剥落的立柱上,悬着铜铃在风里打盹。偏殿窗棂漏下的光斑中,可见浮尘跳着《霓裳》古调。守院的老僧正用竹帚清扫落英,扫帚划过地面的痕迹,恰似陶渊明"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笔意。
三、茶烟里的顿悟
在禅房廊下饮明前龙井时,忽有麻雀啄食供佛的枇杷。看着它蓬松的羽毛被阳光镀成金褐色,突然懂得为何苏轼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茶烟袅袅中,那"曲径"原非具象的路径,而是通向内心澄明的修行。
归途采了枝野樱插瓶,夜里写字时,花瓣正落在"幽"字最后一捺。想来世间至美,总需经过九曲回环的寻觅,方能在某个转角遇见猝不及防的惊艳。这大约就是古人所谓"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真意罢。
后记:案头《唐诗别裁集》被春风翻至328页,常建的诗行间还夹着去年晒干的桂花。原来诗意从未走远,只是等待某个"曲径通幽"的契机,与我们的灵魂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