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函谷关古诗

函谷关古诗漫记:雄关漫道上的千年回响

一、初遇函谷关

晨光熹微时抵达函谷关遗址,斑驳的城墙在朝阳中泛着青铜般的光泽。手指抚过冰凉的砖石,突然想起李白的《古风》:"函谷如玉关,几时可生还。"这座始建于春秋的雄关,曾见证过多少金戈铁马与诗酒风流。

《过函谷关》节选

雄峙崤函壮帝州,
黄河如丝天际流。
始皇金戈今安在?
唯见牧童骑青牛。

二、古道寻诗踪

沿着青石板路向西行进,两侧崖壁上的摩崖石刻令人震撼。在第三处观景台发现元代诗人萨都剌的题诗:"函关险扼九州喉,落日苍茫见戍楼。"突然理解古人为何称其"车不方轨,马不并辔"——最窄处仅容单车通过的峡谷,确有一夫当关之势。

历史的三重奏

  • 军事要塞:秦始皇东巡时"闭关中"的原始关隘
  • 文化走廊:老子著《道德经》的灵宝太初宫
  • 诗歌意象:出现在327首唐诗中的地理坐标

三、暮色中的沉思

当夕阳为箭楼镀上金边,坐在残损的垛口处翻看《全唐诗》。王维的"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与眼前的景致奇妙重合。晚风送来远处农家的炊烟,恍惚听见千年前守关将士的刁斗声。

据《元和郡县志》记载,唐代函谷关设有"过所"(通关文牒)查验制度。白居易诗中"夜投函谷停骖歇,晓度黄河驻马看"的描写,正是文士过关的真实写照。

四、归途拾遗

在景区文创店发现本《函谷关诗钞》,收录从南朝江总到近代康有为的137首相关诗词。最触动的是明代李梦阳的"寒星犹带函关雪,二月垂杨未堪折"——那些被诗行凝固的时光,此刻正在秦岭的松涛中苏醒。

暮色渐浓时回望关城,终于懂得杜甫"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的惊叹。这座用诗歌砌筑的雄关,永远矗立在中国文人的精神疆域里。

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诗句合集

灵宝函谷关除了是重要的战略要地之外,还是老子留下传世之作 《道德经》的“灵谷圣地”。传说老子周王朝日渐衰败,准备离开故 土,出函谷关去云游。守函谷关的长官尹喜很敬佩老子,见老子前来 非常高兴。当他知道老子要出关去云游时,想设法留住他,于是说: “先生如想出关必须留下一部著作”以此故作刁难,老子在函谷关住 了几日后,交给...

《函谷关歌送刘评事使关西》古诗赏析

《函谷关歌,送刘评事使关西》原文 函谷关歌,送刘评事使关西 作者:唐·岑参 君不见函谷关,崩城毁壁至今在。树根草蔓遮古道,空谷千年长不改。寂寞无人空旧山,圣朝无外不须关。白马公孙何处去,青牛老人更不还。苍苔白骨空满地,月与古时长相似。野花不省见行人,山鸟何曾识关吏。故人方乘使者车,吾知...

小狗的热的诗句合集

——唐·宋之问《过函谷关》 鸡犬暮声合,城池秋霁空。——唐·储光羲《新丰作贻殷四校书》 莫学捕鸠鸽,莫学打鸡狗。——唐·卢仝《寄男抱孙》 琴书随弟子,鸡犬在邻家。——唐·于鹄《寻李逸人旧居》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唐·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喜人归迎野路,鹊营巢稳占低枝。——宋...

写狗肉的古诗合集

——唐 宋之问《过函谷关》 鸡犬暮声合,城池秋霁空。——唐 储光羲《新丰作贻殷四校书》 旧犬喜我归,低徊 精选描写狗的古诗 描写狗的古诗 精选描写狗的古诗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是 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 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帮...

描写斑马的诗句合集

汪遵《咏函谷关》 8、公乎跃马扬玉鞭,灭没高蹄日千里。温庭筠《拂舞词》 9、添衣策马寻亭堠。周邦彦《虞美人疏篱曲径田家小》 10、神椎凿石塞神潭,白马参 [描写马的诗句]关于马的诗句 [描写马的诗句(shī jù)]关于马的诗句 关于马的诗句篇(1):描写马的古诗(gǔshī)精选 独马 栉风沐雨(zhì fēng ...

描写河洛地区关隘的诗句

5. “戍卒悲秋角”:戍卒即守卫关隘的士兵,悲秋角是说士兵听到秋天的号角声而感到悲伤,秋天在古诗中常常是引发悲愁情绪的季节。6. “征夫念远征”:征夫是远行征战的人,他们思念着远方的征战之旅,充满了无奈和惆怅。二、赏析:这首诗开篇就点明了地点是函谷关,从西望的视角展开描写。诗人通过对云霞、高山、...

焚书坑古诗译文注解合集

诗意: 竹帛燃烧的烟雾刚刚散尽,秦始皇的帝业也化为空虚,函谷关和 黄河天险,也锁守不住始皇的故国旧居。 焚书坑古诗 焚书坑古诗 《焚书坑》是唐代诗人章碣创作的一首七绝。这首诗的首句以秦始皇的焚书 坑儒史实作为切入点,明叙暗议,用略带夸张的手法揭示了焚书与亡国之间的矛 盾。次句紧承首句,又从另一角度...

写狗的古诗句合集

——唐 宋之问《过函谷关》 鸡犬暮声合,城池秋霁空。——唐 储光羲《新丰作贻殷四校书》 旧犬喜我归,低徊入衣裾。——唐 杜甫《草堂》 可嗟猎犬壮复壮,不堪兔绝良弓丧。——北宋 苏拯《猎犬行》 可怜白犬子,闲吠远行人。——唐 姚合《哭砚山孙道士》 孔圣犹闻伤凤麟,董龙更是何鸡狗!——唐 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