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客至柴门迎远人——春日访友日记

客至柴门迎远人——春日访友日记

三月廿八 晴

晨起推窗,见庭前桃李纷披,忽忆杜少陵"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之句,正合今日故人将至之景。檐下新燕啁啾,似也知晓客至柴门的欢喜。

备宴记事

巳时初便忙着洒扫庭院,石阶缝里的青苔特意留了几丛,想着王摩诘"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的意境。灶间蒸着榆钱糕,竹屉里白气氤氲,混着后园新摘的香椿气味,竟把迎远人的期待都酿成了具象的香。

午时欢宴

正午闻得犬吠,但见老友青衫策杖而来,袖口还沾着野径的蒲公英。忽然懂得白乐天"能饮一杯无"的深意——原来柴门迎客最动人的,是那份不期然的从容。我们坐在井台边分食新笋,他说城里的玉兰已谢,而我院落西墙的晚樱正当时。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老杜的诗在粗陶碗里漾开,我们却尝出了新味。午后蝉声初鸣时,他执意要帮我修葺东篱的竹栅,动作间说起二十年前在终南山同窗的旧事,木槿的影子在地上写满省略号。

暮别时分

夕阳染红枇杷叶时,他执意踏着余晖归去。送至溪桥,想起陆放翁"拄杖无时夜叩门"的约定,便折了支垂丝海棠相赠。归途看自己的影子渐渐拉长,忽然明白古人所谓远人至的欢喜,不在珍馐美馔,而在那个愿为你拂去衣上柳絮的人。

夜阑记此,墨痕间犹有白日的暖意。案头插着的野蔷薇,应是今日最妥帖的注脚——原来最深的迎客之道,不过是让来者觉得,柴扉永远为他留着道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