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夜深人静独徘徊,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夜深人静独徘徊,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十月十五日·雨

窗外的雨滴敲打着梧桐叶,发出细碎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无人倾听的哀愁。李煜那句“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蓦然浮现在心头,与此刻的情境竟如此契合。我独坐灯下,笔尖在纸上划出沙沙的痕迹,却写不尽胸中郁结的千言万语。

一、锁不住的秋声

庭院里的梧桐早已褪尽繁华,枯黄的叶片在雨中颤抖,像极了被岁月剥蚀的旧信笺。记得年少时读《虞美人》,只道是词人矫情,如今方知“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钝痛——原来时光从不肯为谁停留,连叹息都显得奢侈。

二、徘徊的夜影

子时的钟声惊醒了沉思。推开吱呀作响的木窗,冷风裹着雨丝扑在脸上。远处路灯在积水里投下破碎的光影,恰似那句“夜深人静独徘徊”的具象化。突然想起三日前收到的家书,母亲说老屋的瓦松又长高了半寸,而父亲咳疾愈重。墨迹在信纸上晕开成灰色的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三、清秋的囚牢

书架上的《宋词选注》落满尘埃,翻到李清照《声声慢》的那页竟粘在一起。或许愁绪本就有黏性,将古今孤寂者都困在这方寸之地。电脑屏幕幽幽亮着,社交媒体里尽是喧闹的假象,而真实的我们,谁不是“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雨声渐歇时,东方已现出鱼肚白。合上日记本前,突然明白古人为何总将秋夜写得那般绝望——原来最深的孤独,是明知黎明终会来临,却依然在黑暗中数完了所有更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