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城隍庙古诗寻迹日记

城隍庙古诗寻迹日记

壬寅年冬月初七 微雨初霁

穿过现代商业街的喧嚣,我驻足于青瓦朱墙的城隍庙前。石阶缝隙里探出的青苔湿润如墨,恰似古籍中洇开的诗行。庙门匾额上"保障江淮"四字苍劲如龙,令我想起《城隍庙古诗》中"威灵赫耀护金瓯"的句子,那些沉睡在方志中的文字,忽然有了具体的形状。

诗碑寻踪

在偏殿廊下发现明代诗碑时,雨珠正顺着螭首碑额滑落。指尖抚过"阴阳鉴察昭然在,善恶旌分凛若秋"的刻痕,青石的凉意透过 centuries 直抵掌心。有位白发老者拄杖而来,用吴侬软语吟诵道:"殿宇巍峨镇九衢,城隍圣诞赛炉屠。"他笑着说这是祖辈口传的版本,与碑文略有出入——原来古诗从来不是凝固的标本,而是活着的河流。

香火中的诗意

正殿缭绕的香烟勾勒出奇妙的光影,求签者俯身跪拜的剪影,与古诗中"士女焚香拜玉除"的景象重叠。现代人将硬币投入功德箱的脆响,仿佛为古诗句打着节拍。最动人的是偏厢房里 volunteer 讲解的少女,她用普通话和方言交替解读墙上的诗板,让"神威显赫镇妖氛"的古老誓约,化作保护非遗文化的现代承诺。

暮色渐浓时站在庙前广场,看霓虹灯渐次亮起。手机忽然收到朋友发来的数字化《城隍庙古诗》链接,扫描二维码即可听到不同年代的吟诵版本。千年古诗穿过电子屏幕在耳边响起,那一刻忽然明白:真正的文化传承,从来都是让古老的诗句,在新时代的血管里继续奔流。

归途买下一本泛黄的《庙志汇编》,扉页有前人抄录的佚名诗句:"丹心一点承先祀,赤胆千秋启后昆。"这或许就是城隍庙古诗最深的秘密——它从来不仅是文字的堆砌,而是世代中国人关于正义、良知与守护的永恒对话。雨后的青石路上,我的影子与无数过往的身影重叠,共同写入这首永不完结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