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喜雨感怀日记
壬寅年三月初五夜记
昨夜忽闻窗外淅沥声,披衣起视,竟是春雨悄然而至。杜甫诗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此刻方知古人诚不我欺。檐前滴水如珠帘垂落,恍惚间似见千年诗魂穿越时空,与今人共赏这润物无声之美。
一、夜雨观物
独坐轩窗,看路灯下银丝密织。雨脚初时细若牛毛,渐次化作珍珠串串,打在初绽的樱花上,令我想起李商隐"红楼隔雨相望冷"的意境。院中老槐新抽的嫩芽承着雨露,竟在夜色中泛出翡翠般的光泽,恰应了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的妙喻。
二、雨声入梦
重卧榻上,闭目听雨。瓦当叮咚如编钟清响,排水管汩汩似古琴泛音。忽然记起蒋捷《虞美人·听雨》中"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的句子,而今我在寻常巷陌听雨,别有一番"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的苍茫意味。这雨声里,分明藏着半部唐诗宋词的韵律。
三、晨起得趣
今晨推窗,但见阶前苔痕新绿,墙隅蚯蚓翻泥。最惊喜是那株将枯的兰草,经夜雨滋润竟抽出三寸新苗,真个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生动写照。邻家稚子踩着水洼嬉戏,笑声惊起竹梢宿鸟,恍如王维笔下"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田园画卷。
这场春雨,不仅浇灌了干渴的土地,更滋润了久居樊笼的心灵。方才研墨记此文字时,砚台中清水映着天光,竟浮现出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的幻影。古人笔墨间的雨意,与今人眼中的雨景,终究在文化血脉里一脉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