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古诗词卖:一场跨越千年的心灵邂逅

古诗词卖:一场跨越千年的心灵邂逅

晨起遇诗

清晨推开雕花木窗时,檐角风铃正轻唱着《鹧鸪天》的调子。巷口传来抑扬顿挫的吟诵声,青石板路上那位长衫先生又支起了他的"古诗词卖"摊。檀木案几上,泛黄的宣纸卷轴像展开的翅膀,墨香混着晨雾在阳光里织出金色的网。

诗摊寻宝

走近细看,玻璃匣里躺着标价三文钱的《春江花月夜》残页,虫蛀的边角反而添了沧桑韵味。先生用湘妃竹柄放大镜指点着说:"这处'滟滟随波千万里'的墨痕,是嘉靖年间姑苏才子用松烟墨写的。"突然发现卷轴堆里有本《饮水词》手抄本,纳兰性德的"人生若只如初见"在宣纸上洇出淡紫色泪痕。

诗心对话

先生见我驻足良久,取出一套天青色瓷镇纸:"这是配李商隐诗的,'蓝田日暖玉生烟'的意境。"我们聊起王维的辋川别业,他说每首山水诗都是可售的风景切片。当他说到杜甫"窗含西岭千秋雪"时,窗外恰有柳絮飞过,恍然分不清是诗在摹写现实,还是现实在注解诗句。

黄昏收获

最终用半吊钱换得东坡《寒食帖》拓片,先生用桑皮纸包好时,暮色已给诗句镀上暖黄。归途经过茶肆,听见说书人正讲"旗亭画壁"的典故,忽然明白古诗词卖不仅是文字交易,更是将盛唐气象、两宋风骨,连同那些落花般的情思,都装进现代人的行囊。

掌灯时分,将拓片在书房展开,月光爬上"自我来黄州"的笔画时,忽然听见遥远的江涛声——这大概就是先生说的"诗魂可售,意境永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