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风上的古诗: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清晨推开书房的老木窗,阳光斜斜地落在墙角那扇斑驳的屏风上。母亲说这是曾祖父留下的物件,乌木框架已有些开裂,但绢帛上墨色晕染的山水与题诗依然清晰可辨。
被时光凝固的墨痕
指尖轻抚屏面,凹凸的绢纹摩挲着掌心。忽然注意到右侧那列小楷:"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王维的诗句像一尾游鱼,倏地钻进了我的思绪。这屏风竟将盛唐的月光,永远囚在了泛黄的丝绢里。
诗与屏的共生
古人总爱在屏风题诗,或许因这方寸之地恰似人生的舞台。白居易写"屏风周昉画纤腰",杜牧吟"银烛秋光冷画屏",那些诗句在屏面上生根,让木头与绢帛都有了呼吸。我的屏风上那首《竹里馆》,每个字都像竹叶上的露珠,随时要滚落下来。
现代生活的诗意栖居
午后暴雨突至,雨点敲打窗棂的声音与屏风形成奇妙的和鸣。突然想起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的句子,急忙翻出毛笔在日记本上临摹。墨汁在宣纸上晕开的轨迹,竟与屏风上褪色的笔触渐渐重合。
屏风角落还有首未署名的绝句:"闲将小屏立,山月随人归"。不知哪位先人留下的手泽,此刻正映着窗外渐晴的晚照。突然明白,这扇屏风原是座桥梁,让不同时空的我们,能在诗行间悄然相逢。
合上日记时,月光已爬上屏风上的远山。那些诗句不再是被展览的标本,而成了会发芽的种子。明天要去城西的竹林走走,带着这本浸透墨香的日记——毕竟王维当年独坐的幽篁,与我要寻的该是同一片青色。
月满中秋古诗
一、原文:《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二、衍生注释:1.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室内,云母屏风上映着幽暗的烛影;室外,银河渐渐西移垂地,晨星就要消失了。“云母屏风”指用云母做的屏风,这种屏风质地华美,透光性好。“长河”指银河。2. “嫦娥应悔偷灵药,...